西外学子三下乡:学习生态文明建设,走进黄土高原生态

西外学子三下乡:学习生态文明建设,走进黄土高原生态

高西沟村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但如今的高西沟村,已经成了黄土高原治理的典范。2023年7月17日西外学子赴陕西米脂“红色文化领新航,绿色生态赋新能”暑期社会实践队在陕西米脂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前往高西沟村学习水土流失治理成就,领

西外学子三下乡:烛光依旧,薪火相传

西外学子三下乡:烛光依旧,薪火相传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重走总书记走过的路,体悟当地的红色文化,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枫火志愿者队于7月18日来到以“红色旅游”闻名的米脂县杨家沟。志愿队成员们在当日上午来到了杨家沟革命旧址,跟随总书记的脚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团队开展乡村振兴“笃行计划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团队开展乡村振兴“笃行计划

2023年7月,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发布了2023年乡村振兴“笃行计划”专项行动全国示范性团队名单,我校建筑学院“遇建山城,筑梦苗寨”实践团队成功入

陕西理工大学学子赴浙江省海宁市开展“推普”实践活动

陕西理工大学学子赴浙江省海宁市开展“推普”实践活动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陕西理工大学学生赴汉中市勉阳镇开展推广普通话实践活

陕西理工大学学生赴汉中市勉阳镇开展推广普通话实践活

语梦相约,心口相传 语言,是文化知识传播的重要媒介;普通话,是适合全体中国人民彼此交流的语言;汉字,是承载民族历史和思想艺术的重要载体。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实施的大背景之下,进一步推广普通话,运用规范字是促进乡村教育、基层教育的必要手段,

讲理论、访校友、促合作,西农这个学生部门的社会实践

讲理论、访校友、促合作,西农这个学生部门的社会实践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梨树县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为黑土地保护、夯实大国粮仓贡献青春力量,2023年8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学生政治理论宣讲团赴吉林梨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陕西理工大学学子赴汉中市鑫源九年制学校开展乡村教育

陕西理工大学学子赴汉中市鑫源九年制学校开展乡村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而扎根于广大农村基层的乡村教育振兴工作更是牵动着许多人的心。为此,今年暑期,陕西理工大学 “‘乡’约盛夏,‘育’你成长”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走进汉中市鑫源九年

探寻红色故事,踏访先烈足迹——陕理工退役大学生开展

探寻红色故事,踏访先烈足迹——陕理工退役大学生开展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缅怀革命先烈们的英雄事迹,引导广大退役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近日,陕西理工大学退役大学生志愿服务队组建暑期社会实践团,先后前往汉中市南郑、勉县、城固、洋县、西乡等多个红色革命遗址和英烈故居组织开展红

陕西理工大学学子赴汉中市宗营九年制学校开展实践活动

陕西理工大学学子赴汉中市宗营九年制学校开展实践活动

近年来,汉水流域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通过加大投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推动汉水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各类文化实践活动层出不穷,为青年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展示才华的平台。 今年暑期,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乡’约盛夏,‘育’你成长”暑期“三

察冷链物流,研绿色配送:长安大学学子赴宝鸡暑期社会

察冷链物流,研绿色配送:长安大学学子赴宝鸡暑期社会

7月14日,实践团队前往宝鸡市眉县进行考察。眉县拥有广阔猕猴桃种植基地,全国四分之一的猕猴桃都是来自这里。队员们走入眉县王长官寨村参观了当地的猕猴桃种植基地,深入了解了猕猴桃冷链运输的全过程。 实践队员在王长官寨村合影 7月14日上午,队员们首先

陕西理工大学三下乡:古路坝寻根探史,走进西北联大旧

陕西理工大学三下乡:古路坝寻根探史,走进西北联大旧

古路坝寻根探史,走进西北联大旧址 为了进一步了解西北联大的历史,充分挖掘西北联大背后的红色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文化内核,让西北联大的办学精神和理念薪火相传、生命永续。2023年7月11日,陕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追忆历史印记,传承红色基因,助力

陕西理工大学三下乡:走进何挺颖烈士故居,感受三秦大

陕西理工大学三下乡:走进何挺颖烈士故居,感受三秦大

走进何挺颖烈士故居,感受三秦大地红色印记 为了发掘汉中文化之美,传承红色基因,传播汉文化,今年暑期,陕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追忆历史印记,传承红色基因 ,助力乡村振兴”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汉中市南郑区何挺颖烈士故居展开红色调研学习

陕西理工大学学子赴汉中市黄官镇开展非遗文化学习调研

陕西理工大学学子赴汉中市黄官镇开展非遗文化学习调研

百根藤条,一双巧手,翻转编织。栩栩如生的龙,精妙绝伦的家具,美观实用的蒲扇......缓缓从藤编匠人手中诞生。中国自古就有“学好一门手艺,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点,现如今的汉中藤编远销西班牙,美国等地,一把奶奶家的蒲扇可以卖出千元。汉中藤编,作为

乡间漫步,共筑美好未来

乡间漫步,共筑美好未来

七月,是艳阳高照的季节,也是梦想启航的时刻。在这个充满活力的月份,我有幸加入了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助力乡村振兴”三下乡活动。这次活动,不仅让我领略了乡村的自然美景,还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和重要性。 火车的轰鸣,恰似我们期待

陕西理工大学三下乡:参观川陕革命根据地,重走红色信

陕西理工大学三下乡:参观川陕革命根据地,重走红色信

参观川陕革命根据地,重走红色信仰之路 今年暑期,陕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追忆历史印记,传承红色基因 ,助力乡村振兴”三下乡实践团赴汉中市南郑区红寺湖景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开展实践调研活动。 图为带队老师带领实践团成员参观馆内实物 川陕革

我要投稿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服务协议

陕西大学生网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