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陕西理工大学学子赴汉中市黄官镇开展非遗文化学习调研活动

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2023-08-23 浏览:

百根藤条,一双巧手,翻转编织。栩栩如生的龙,精妙绝伦的家具,美观实用的蒲扇......缓缓从藤编匠人手中诞生。中国自古就有“学好一门手艺,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点,现如今的汉中藤编远销西班牙,美国等地,一把奶奶家的蒲扇可以卖出千元。汉中藤编,作为汉中传统手工艺之一,在如今因为被看见而绽放出新的生命。今年暑期,陕西理工大学“‘乡’约盛夏,‘育’你成长”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来到了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黄官镇,参观了当地藤编的制作现场,切身观看和体验了藤条编织的过程,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图为藤条编织部分作品)

在此次参观中,令人印象最深的是藤编作为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生活的融合发展。在坐车抵达黄官镇的时候,透过车窗,实践团成员看到街边的藤编工艺品店,错落有致地遍布当地路边,形成一定规模。

进入良顺藤编公司,可以看见一楼按照藤编的工序,分成骨架制作区,骨架存放区,藤条编织区,缝纫加工区,打包发货区。二楼更是有精美作品展示,以及学研体验区和网络直播区。

既需要用传统工艺纵横编织,不差毫厘,又需要满足客户订单,完成当代快速交易。复杂的工艺和巨大的需求量,考验着当地匠人的手艺,耐力和熟练度,也同时考验着汉中传统藤编产业的在当代的发展。科学的管理和匠人的技术融合发展,制作车间井然有序,进藤条,匠人打磨,编织,上漆,到员工打包,发货。匠人与员工之间的合作有条不紊,一气呵成。

image.png

image.png

图为骨架存放区和藤条编织区

image.png

图为学研体验区

image.png

图为队员学习编织藤条沙发

近年来,汉中藤编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非遗文化,南郑县政府加大了对藤编的扶持力度,通过举办展览和比赛活动,积极培养年轻一代的藤编传承人,传承技艺,保护传统文化。

2006年黄官镇被省政府评为“藤编之乡”。2013年8月15日由李静等11人牵头成立南郑县锦绣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吸纳会员860多人,会员每户均收入12000余元。为当地扶贫作出贡献。

image.png

(图为非遗艺术品各类获奖证书)

同时,汉中藤编也在当代高速发展中寻求新的发展之路。传统的藤编图案结合现代设计元素,推出了一系列具有时尚感和艺术价值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受到热捧,还走出国门,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和喜爱。

image.png

image.png

图为藤编网络直播区和待发货区

汉中非遗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除了良顺藤编品牌之外,还有羌州绣娘和黄关黄酒。宁强原名“宁羌”,古称“羌州”,是古氏羌民族聚集地,国家羌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作为非遗产业的宁强羌绣,以其独特的工艺,绚丽多彩的图案,备受艺术界和产业界的青睐。

此次“三下乡”活动,实践团还抵达了黄官镇的羌绣传习基地,参观了羌绣非遗工坊。羌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在传承羌绣技艺的同时,探索出了一条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和文化旅游业建设有机结合的新道路,她们开展技能培训,扶持更多妇女参与羌族刺绣的保护和传承,带领当地村民通过自己的双手实现小康梦。

image.png

image.png

图为羌绣服装和手工品

2020年羌绣工坊被列入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做出贡献。

image.png

图为获奖展示墙

汉中藤编和宁强羌绣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广大民众的支持和参与。作为非遗文化的爱好者,青年大学生们可以通过购买藤编和羌绣作品,为传承者提供更多的动力和支持。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参观展览、学习相关知识,加深对藤编和羌绣的了解,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南郑藤编和羌绣作为汉中非遗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汉中过往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同时也代表了汉中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相信汉中藤编和羌绣能够在更广泛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魅力,为我国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吕浩伟 郭伊荷 姚景茹
相关文章
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

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

7月15日,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践队踏上征程,首日于兴义市扎实开展红色教育与非遗传承实践。青年学子以脚步丈量革命热土,用双手触摸文化根脉,于行走的课堂里淬炼初心、凝聚共识。 烽火威舍忆峥嵘,青春步履淬初心 实践队首

长安大学学子赴商南暑期社会实践圆满结束

长安大学学子赴商南暑期社会实践圆满结束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高质量发展,7月9日至15日,长安大学理学院“党建赋能·振兴乡村”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商南县青山社区开展社会实践。实践队围绕“红色教育、科技赋能、教育帮扶 、产业调研”四大主题,

西北大学学子前往陕西延安市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西北大学学子前往陕西延安市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弘扬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专项 |延河星火:档案溯心,宝塔铸魂 追寻红色足迹,铸牢信仰之基。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指示精神,2025 年 7 月,西北大学“延河星火实践团”赴延安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红迹润乡土,长安大学学子赴宁夏同心开展实践活动

红迹润乡土,长安大学学子赴宁夏同心开展实践活动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7月15日,长安大学赴宁夏同心“踏寻红迹承初心,深耕乡土促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探访同心县红军西征纪念馆,陕甘宁临时政府旧址及烈士陵园,用脚步丈量传承,以实干浇灌振兴,让红色的种子在乡土

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暑期社会实践

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暑期社会实践

7 月13日,长安大学赴新疆乌鲁木齐、阿克苏地区“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在龟兹博物馆与龟兹魏晋遗址博物馆触摸千年文明印记,全方位感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