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外学子三下乡:烛光依旧,薪火相传

枫火XISU 2023-08-24 浏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重走总书记走过的路,体悟当地的红色文化,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枫火志愿者队于7月18日来到以“红色旅游”闻名的米脂县杨家沟。志愿队成员们在当日上午来到了杨家沟革命旧址,跟随总书记的脚步,调查探究当地的红色旅游,学习领会当地的红色文化。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杨家沟革命旧址。在杨家沟革命旧址,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旧址、毛泽东旧居、周恩来旧居等,追忆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辈丰功伟绩。他指出,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赓续红色血脉。

1947年11月22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代号为“亚洲部”的中共中央机关来到米脂杨家沟,在这里战斗并生活了120天。1947年12月25日至28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二月会议”在此召开。会议主要讨论并通过了毛泽东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报告,出台了包括十项军事原则、三大经济纲领、全国土地改革总路线、重申党的最基本的政治纲领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确定了中国革命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并且向全党发出伟大号召:“曙光就在前面,我们应当努力。”运筹帷幄于山峁沟壑之间,窑洞内彻夜不熄的灯光点燃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曙光。1948年3月21日,毛泽东同志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杨家沟,东渡黄河挺进华北,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角,从此响彻大江南北。

乐 7.21 (1).jpg

图为十二月会议旧址 中国青年网 通讯员 李笑 摄

杨家沟是转战陕北取得光辉胜利的标志点,是离开陕北走向全国胜利的出发点,在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这小小的窑洞里面指导了如此重要的人民解放战争。实践队队员们经过长途跋涉来到革命旧址。在院内,一排窑洞对面立着毛主席的肖像,还有党旗,入党誓词,以及“决胜全国,转战陕北”的标语。窑洞门口挂着“十二月会议旧址”字样的红色牌匾。走到窑洞内部,简朴的窑洞内,只是放着几张桌椅,窑洞的墙上挂着召开十二月会议场景的画像,还有关于十二月会议历史背景的介绍资料,具有教育意义,小小的窑洞承载着属于中华民族的厚重的历史记忆。

实践团成员还采访了党支部书记,书记对实践团成员说,杨家沟村还承接了中央电视剧《曙光》的拍摄。在途中实践团成员们也看到了“曙光”的刻字大理石,以及影视基地。对此,实践团成员经调查研究发现,杨家沟村日后的发展可以以“红色革命旧址+影视文化基地”为战略,增加吸引力,将电视剧IP赋能红色革命旧址,提升杨家沟的知名度,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旅游增收致富。

乐 7.21 (2).jpg

图为杨家沟村刻有“曙光”字样的大理石 中国青年网 通讯员 李笑 摄

在实践团的成员采访参观的途中,成员们看着窑洞土黄色的墙上那一张张关于“十二月会议”的照片时,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实践团的成员采访到了陕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国企中层管理者党支部书记,同时也是一位老党员,老党员先首先肯定了杨家沟红色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自从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并且走进杨家沟后,杨家沟以红色主题为主发展旅游业大为推广,收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关注和重视,但他也指出了一些问题。诸如:发展模式较为单一,管理模式有待完善等。实践团成员经调查研究发现,杨家沟村的旅游产业潜力较大,但是如何用多种方式讲好红色故事也许是大多数红色文化旅游的难题。

嘉欣 7.17 (3).png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杨家沟村支书 中国青年网 通讯员 李嘉欣 摄

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后代的子子孙孙来说,是极为重要的精神财富,杨家沟的革命旧址利用了它在历史上所占据的重要地位,通过革命旧址的这种客体形式,多形式地承载着当时革命历史中的精神财富,使得这份珍贵的精神财富得以更好地传承下去。1947年,党的领导人在杨家沟村点燃的烛火,如今应该让他再次燃烧起来,用闪耀的烛光照亮每一个中华儿女未来的路,让闪耀的烛光照亮那段如今被大多数人遗忘的历史,让闪耀的烛光将红色精神浸润到后来人的心中。

乐 7.22(2).png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杨家沟革命纪念馆的合照 中国青年网 通讯员 李嘉欣 摄


责任编辑:杨乐乐
相关文章
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

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

7月15日,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践队踏上征程,首日于兴义市扎实开展红色教育与非遗传承实践。青年学子以脚步丈量革命热土,用双手触摸文化根脉,于行走的课堂里淬炼初心、凝聚共识。 烽火威舍忆峥嵘,青春步履淬初心 实践队首

长安大学学子赴商南暑期社会实践圆满结束

长安大学学子赴商南暑期社会实践圆满结束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高质量发展,7月9日至15日,长安大学理学院“党建赋能·振兴乡村”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商南县青山社区开展社会实践。实践队围绕“红色教育、科技赋能、教育帮扶 、产业调研”四大主题,

西北大学学子前往陕西延安市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西北大学学子前往陕西延安市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弘扬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专项 |延河星火:档案溯心,宝塔铸魂 追寻红色足迹,铸牢信仰之基。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指示精神,2025 年 7 月,西北大学“延河星火实践团”赴延安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红迹润乡土,长安大学学子赴宁夏同心开展实践活动

红迹润乡土,长安大学学子赴宁夏同心开展实践活动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7月15日,长安大学赴宁夏同心“踏寻红迹承初心,深耕乡土促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探访同心县红军西征纪念馆,陕甘宁临时政府旧址及烈士陵园,用脚步丈量传承,以实干浇灌振兴,让红色的种子在乡土

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暑期社会实践

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暑期社会实践

7 月13日,长安大学赴新疆乌鲁木齐、阿克苏地区“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在龟兹博物馆与龟兹魏晋遗址博物馆触摸千年文明印记,全方位感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