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戴开鹏)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长安大学赴陕西、河南“党群合力卫粮田·颗粒归仓筑国安”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漯河市气象局、漯河市临颍县王岗村、周口市农业科学院开展调研学习,探究农业现代化建设。
2022年12月23日至24日,中央农村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强调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战略部署。河南,作为中国数一数二的粮食生产大省,一直在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以科技为农业生产赋能。从农业科学院的作物种类改良研究,到农间田地的自动化播种收割,河南省党群齐心协力,在农业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交出了一份河南的答卷。
图为实践队出发前合照
观气象之变,护农业生产
漯河市气象局作为市总气象局,负责着行政区域内气象事业发展规划、计划的制定及气象业务建设的组织实施,近些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气象观测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气象局的观测设备已经越发先进。气象局的领导及专家以今年五月份的烂场雨为例子,向实践队员介绍了气象局是如何保障农业生产活动的进行。专家解释道,气象局会将最新观测的气象数据传递给市政府应对小组,政府再根据最新的气象数据组织农户争分夺秒地对小麦进行抢收,尽力减少烂场雨对农业生产的损害,保障粮食生产活动的进行。气象一直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气象观测技术的现代化发展,气象数据的观测更加的及时准确,保障着农业生产活动进行。
图为气象局总工程师董羽仑与实践队员合影
图为气象局专家与实践队展开座谈
科研改良培育,激发作物潜力
周口市农业科学院自1965年成立至今,先后培育出国家和省级审定农作物新品种81个,其中小麦30个,大豆27个,小麦、大豆育种水平国内领先,获得多项科技奖项。周口市农业科学院持续进行着粮食新品种的研究,秉持着不懈的科研精神,为加快建成农业强国提供着所需的科学技术保障。实践队员在农业科学院韩玉林院长的带领下参观了科学院的实验田,了解作物改良研究的部分过程,再在小麦研究所王丽娜王所长的带领下参观了科学院新建设的科研实验室。调研发现,周口市农业科学院不仅科研成果众多,其推广也十分成功,应用至豫、皖、苏等8个省市,累计推广12亿亩,新增社会效益500亿元,为粮食增产、粮食质量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
图为韩玉林院长带领队员参观试验田
科技实现自动,助力农村农业
漯河市临颍县王岗村目前辣椒种植面积约44.3万亩,平均亩产量约300公斤,总产量约15万吨,享有“辣椒第一村”的称号。实践队员在辣椒田参观了自动灌溉系统和辣椒与麦子间种的种植模式。据介绍,目前种植辣椒,依据卫星遥感系统,农民可在相应系统上直接查询辣椒的生长状况。种植田的灌溉系统也采用了“水肥合一”的模式,灌溉和施肥可远程遥控完成。系统也会检测田间实时情况,根据实际情况来自动进行灌溉施肥。
图为实践队员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参观辣椒田
实践队员在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中,通过调研与座谈的形式,深入调查了科技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以及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不可或缺的驱动力量。依靠科技创新的驱动力量,能够提高农业全要素的生产率,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坚实技术保障。实践队员在这次实践中领悟到,必须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坚持农业科技创新,助力实现新时代农业强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 学 生以 代码 之 力破解物流痛点 2025年8月1日至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邮政中心局调查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西安市灞桥区中国邮政公司中心局,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8名实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革命精神,感悟历史文化,7月10日至15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寻史悟今”实践团前往爷台山革命遗址、泥河古博物馆、金川湾石窟、秦直道起点遗址、甘泉宫遗址及咸阳纺织工业博物馆,接受革命传统教
2025 年 7 月 14 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寻史悟今”实践团前往咸阳纺织工业博物馆开展工业文化学习。活动旨在让学子了解中国纺织工业发展历程,感受老一辈纺织工人奋斗精神,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机械学院“三下乡”探访历史遗迹 感悟文化传承力量
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开展调研活动 来源: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王彧昕/文 许瑞娇/图 联系方式(电话号码):15891794096 8月27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学生组成的调研队来到了陕西省延安市柳林镇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团队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