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月流火,青春如歌。2025年7月2日下午,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赤诚向往,“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踏上了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鸿凤村的土地。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走进鸿凤村村委会,与村支部何书记共赴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深度对话,以青春之力奏响乡村振兴的时代乐章。
座谈会上,何书记对实践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谈及鸿凤村的发展,他眼中满是自豪与期待。在特色产业发展上,鸿凤村宛如一颗镶嵌在青山间的“水果明珠”,1300余亩黄桃与1500余亩李子种植基地,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地形和土壤条件,孕育出品质上乘的水果。2024年,科技的东风吹进村庄,蜜蜂养殖、大棚蔬菜蓬勃兴起,自动化大米加工厂的建成更是为农产品赋予了更高附加值,让这片土地的馈赠绽放出更耀眼的光彩。
农旅融合方面,鸿凤村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黄桃节的举办,如同一场盛大的田园狂欢,吸引八方来客。2022年的黄桃节,不仅让“恒合高山大米”等区域品牌声名远扬,更催生出130余家温馨民宿。每到夏季,民宿一房难求,田园风光与民俗风情交织,绘就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旅游画卷。
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鸿凤村步履坚实。2024年,科技助力活动落地生根,科普活动为村民送去300余份农业技术资料,乡土人才在培训中成长,技术指导机制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同时,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成效斐然,“重庆市美丽宜居乡村”的称号实至名归,村庄旧貌换新颜,处处洋溢着幸福与希望。
实践团负责人吴一佳向何书记详细阐述了本次调研计划与活动构思。他们立志化身“乡村故事讲述者”,用影像记录下鸿凤村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农旅融合的独特魅力以及乡村振兴的坚实足迹;以文化调研为纽带,挖掘土家文化与乡村发展的深层联结,为乡村发展注入青春创意。“我们希望用镜头和文字,让鸿凤村的精彩故事传得更远,让更多人领略这片土地的魅力。”负责人的话语,道出了全体成员的决心。
何书记认真聆听后,对实践团的计划给予高度肯定。他表示,期待与实践团携手,借助青年的智慧与活力,让鸿凤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这场座谈会,如同一座桥梁,连接起青春与乡土,碰撞出乡村发展的新火花。实践团成员们在交流中深刻领略到鸿凤村的独特魅力与发展潜力。实践团成员将以镜头为笔,以调研为墨,在鸿凤村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书写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青春答卷,助力鸿凤村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号召,让青春在乡土大地上绽放绚丽之花,2025年7月3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怀揣着满腔热忱,走进鸿凤村黄桃基地以专业技能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绘就乡村振兴的青春画卷。 在黄桃基地里,实践团成员化身“
七月流火,青春如歌。2025年7月2日下午,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赤诚向往,“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踏上了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鸿凤村的土地。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走进鸿凤村村委会,与村支部何书记共赴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深度对话,以青春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凝心聚力担使命,青春奋进建新功。为激扬报国之志、砥砺强国之行,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专硕S5188班团支部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全体成员热情参与,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青春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交大学子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