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感受中华两周文明的繁盛,为了更好的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科学院赴韩城话剧汇演文化调研队于7月22日前往了陕西省韩城市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进行实地参观。首先调研队前往到了预备展厅,在这里展出的是书法和字画作品,书法包含甲骨文、小篆、大篆、行书、草书、楷书等等。书法和字画作品中也不全为大家之作,还有着一些碑石上刻印的作品,读起来幽默风趣,让调研队成员对书法和字画作品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体悟。接下来调研队成员进入了墓葬坑的模拟比例还原区,参观墓葬坑的过程中,调研队成员惊叹于墓葬坑的精细结构与安排:M26、M27、M19墓葬坑和K1车马坑,更惊讶于丰富的墓葬内容:各种精美金器、玉器、乐器、服饰等等,同时也感叹考古人的精细发掘和保护。其中投影仪画面与墓葬坑结合展示,让墓葬坑的历史感更突出,也给团队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最后,调研队成员参观了展出的出土文物,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对外展出了798件珍贵文物,基本陈列以“古芮寻微 故国韶光”为主题,再现了当年芮国的灿烂文化。调研队成员仔细观看陈列文物,从造型到特征到细节,再结合文字和影像以及现代投影技术的介绍,对两周的鼎、簋、编钟、串饰、镶金玉器、武器、车马、佩饰等有了直观深刻的认识。在一下午的参观了解后,调研队成员对芮国文明有了初步的了解,学习到了很多两周时期的历史知识。
(图片一)
图为调研队成员认真观看博物馆中的字画(摄影:王凯昕)
(图片二)
图为博物馆中收录的桥头诗字画(摄影:张文举)
(图片三)
图为博物馆展出的西周中晚期的项饰(摄影:石胜琦)
(图片四)
图为博物馆展出还原两周时期的车马模型(摄影:王少楠)
(图片五)
图为两周时期的青铜鼎(摄影:王雨虹)
(图片六)
图为团队成员在博物馆文艺墙前的合照
薪火赓续,学子归巢话成长。2025年1月20日,寒假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三位学子——吕伟、王昊和汤浩,回到母校——湖北省武穴中学进行了一场特别的宣讲活动,向在校的高中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大学经验和成长故事。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不仅为学弟学妹们传
陕西宝鸡讯(通讯员 王彧冉) 2025年3月2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宝鸡市垃圾填埋场生态环境改造研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团队,赴宝鸡市硖石镇长寿沟垃圾填埋场开展调研。通过访谈镇政府工作人员、走访周边村民,团队聚焦封场后生态修复的基层实
长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团队赴渭南市蒲城县苏坊镇党定村开展实践调研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之旅 在这个夏日炎炎的季节里,我们一群满怀激情与好奇的大学生,踏上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征途,而此次的目的地,是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一个承载着无数故事与传奇的地方。在众多文化
2024年7月12日,来自四按建筑科技大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农村,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7月13日清晨,实践团队一行四人,在组长的带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