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当城市大动脉恢复有力搏击的同时,各类电商与快递行业重焕生机,农作物生产销路随之重新被打开。在此背景下,曾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荣获多项国家级荣誉的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大力支持各村发展特色产业,不断通过各类电商平台助力其乡村振兴进程。
图为食用菌菌棒
下乡走访出真知 实地访察感知民情
为深入了解村民的生活现状、就业情况、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了解程度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村民生活的改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赴合阳县同家庄镇乡村振兴实践团,在蝉鸣声声的炎炎夏日,迎着火热的骄阳前往西同鞮村,通过实地走访等多形式开展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调研活动。走访过程中,西同鞮村村民热情淳朴,实践团成员受到了当地村民的热情招待。李学民书记向大家系统地介绍了食用菌种植生产情况以及销售情况。
忆往昔峥嵘岁月 菌子推动乡村振兴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合阳县委积极作为,大力发展合阳各村的特色产业,在西同鞮村建立食用菌产业示范园,村委会成员带领村民们筚路蓝缕,不断推动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从最初的搭建食用菌种植棚,到建立冷库,再到后来的香菇菌棒车间,经过持续努力,已经建成了206亩的食用菌种植棚。同时,西同鞮村采取了一项有益的举措,即招收村里的贫困户和低保户作为工人来学习食用菌种植技术,帮助其改善生活状况,也提高了村民们的经济收入,形成了一个良好的食用菌产业生态系统,使村民能够在自己的家乡实现致富梦想。
图为食用菌种植大棚
特色农业展新颜 产业发展一波三折
就在西同鞮村犹如大鹏乘风,以势如破竹之势发展食用菌产业之际,一场危机却悄然席卷了村子的大小菌棚。“一战成名”的食用菌产业在西同鞮村委热情高涨的带领下发展出了较大规模,然而由于菌农经验的匮乏,这个刚刚起步的雏形产业于去年遭遇重创,3万棒子全军覆没,亏损严重,依靠着村书记自己贴钱才得以支撑。种植工具方面,工作人员发现菌棒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易损坏和产生二次废料的问题,成为了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此外,产业园区内种植的是单一的食用菌品种,这种“一枝独秀”的模式不仅导致时间受限、技术受限、销路受限,还削弱了整个园区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然后,尽管西同鞮村的食用菌品质优良、口味鲜美,但由于缺乏品牌打造和宣传,吸引的收购方有限,面对同类产品的竞争时也显得力不从心,让菌农们感到惋惜。种种问题的叠加让原本明亮的致富路一下子又变得扑朔迷离。
多措并举,菌业焕发新活力
面对食用菌产业发展中的重重挑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专家教授和技术人员不畏艰难,汲取智慧的火种,以勇气和智慧编织着未来的篇章。一系列创新的解决措施,为食用菌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为西农资环学院来西同鞮开展技术帮扶
首先,针对规模过大带来的管理难题。专家提出,目前西同鞮村菌业发展仍在初步阶段,技术还不成熟,需倾听市场需求,逐步降低规模,实现精细化管理。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改进生产流程,提高效率和产品质量,为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其次,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菌棒易损坏和废弃物产生的问题,工作人员可以与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共同开展菌棒的研发和创新,探索更环保、经济、可持续的菌棒替代品或改良方案。同时,还可以探索菌棒的再利用和资源化利用途径,例如将损坏的菌棒进行处理,转化为有机肥料或动物饲料,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另外,为了应对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专家鼓励西同鞮村菌农开始多元化种植,种植不同类型的菌种,如袖珍菇,其作为一种生长快速的菌种,生长周期仅需一个月,相较于传统的菌种如花菇,生产周期大幅缩短。这为食用菌产业提供了更快速的产品交付和更灵活的市场应对能力。通过引入袖珍菇的种植,食用菌产业能够实现更频繁的产品收获,提高产量和销售量,进一步推动产业的发展。
最后,专家表明积极学习新技术,关注新型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积极鼓励并支持有意愿的工作人员去大学、农业研究机构或专业培训机构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掌握先进的菌棚建设、菌种培养、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经过一到两年的学习,这些工作人员将成为具备丰富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回到西同鞮村,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推动当地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镇领导于同家庄镇政府前合照
这一系列解决措施的提出,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在西同鞮村菌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相信,无论面临何种困难,凭借创新、知识、科技、团结、的力量,西同鞮村食用菌产业将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早日实现乡村产业振兴!
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开展调研活动 来源: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王彧昕/文 许瑞娇/图 联系方式(电话号码):15891794096 8月27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学生组成的调研队来到了陕西省延安市柳林镇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团队围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李静) 为系统考察高山蔬菜绿色种植的发展现状,推动农业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探索,8月25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同学组成的调研团队前往太白县咀头镇塘口村,针对高山蔬菜种植过程中绿色农资使用等情况开展了专
(陕西大学生网讯) 七月的咸阳,麦浪翻滚间藏着一处特殊的精神粮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调研小队走进这座由60后老兵魏德军耗时23年、斥资近千万打造的民办红色博物馆
为深化思想政治的引领作用,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7 月 25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药学院赴永利村调研队成员,前往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开展主题学习调研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在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毛鸣凤 供图 调研活动的第
8月2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数耕者 调研队赴“中国猕猴桃之乡”陕西省宝鸡市眉县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猕猴桃种植及数字化发展近况 。 团队深入汤峪镇猕猴桃 企业 生产基地 与 种植 农户 家庭,开展了“面对面”调研。 兄弟果业负责人带领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