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上午“云端相“剪”,非遗促兴”乡村振兴实践团,在渭南市华州区大明镇杜湾村村委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暨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挂牌仪式。
中华非遗“华州剪纸”的历史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实践团深入乡村、走访农户,调研涵盖“华州剪纸”源起、发展历程、传承现状以及促进全民坚定文化自信方面的作用等方面。通过深入了解、研究和调研“华州剪纸”,更好地推广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探索“华州剪纸”在互联网时代发展中提升“华州剪纸”新的创作形式和销售渠道相关产业,从而有力促进乡村振兴。
7月12日实践团拜访剪纸名家惠海平,与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使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中国民族文化的魅力,提升了同学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惠海平,男,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委会会员、陕西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渭南市剪纸学会常务理事、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传承大师。)
随后,实践团拜访了剪纸名家刘春荣。刘老师的“抓髻娃娃”系列,通过剜剪掏丝、毛齿剪法等手法,展现刘老师的剪纸设计巧妙、元素丰富、刀工精湛。近年来,刘老师通过传帮带的方式,极大的促进了剪纸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刘春荣,女,中华剪纸艺术委员会会员、三秦文化研究会剪纸艺术委员会会员、渭南市剪纸协会理事、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传承大师。)
最后,实践团拜访了华州皮影制作传承人张华州。张华州先生是皮影制作传承人,通过参观张华州老师个人皮影博物馆,并与张老师的深入交流,了解到皮影艺术与剪纸艺术相辅相成、相互融合、共同进步,使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皮影艺术的魅力与非遗文化内涵的厚重。
2023年7月11日实践团参观渭华起义革命纪念馆开展政治思想爱国教育,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依次参观了纪念馆展厅、渭华起义司令部旧址和起义领导旧居,近距离感受革命环境、缅怀革命先烈。一件件浸满革命烈士鲜血的文物、一段段记满革命斗争的史料文字,使同学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体验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领悟先烈们抛颅头洒热血革命斗志。
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李圣荣同志带领实践团所有党员,在渭华起义烈士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大家举起右手庄严宣誓。
在渭华起义旧址大槐树下,全体实践团聆听了一场生动、难忘的党课,并结合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与感想。
为期三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虽然短暂,但所有队员都觉得受益匪浅、十分难忘。实践团队员们纷纷感言: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该承担起振兴乡村的重担,助力伟大中国梦的实现。身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更应该发挥自己最大的才能带动乡村产业与经济的发展。
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开展调研活动 来源: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王彧昕/文 许瑞娇/图 联系方式(电话号码):15891794096 8月27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学生组成的调研队来到了陕西省延安市柳林镇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团队围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李静) 为系统考察高山蔬菜绿色种植的发展现状,推动农业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探索,8月25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同学组成的调研团队前往太白县咀头镇塘口村,针对高山蔬菜种植过程中绿色农资使用等情况开展了专
(陕西大学生网讯) 七月的咸阳,麦浪翻滚间藏着一处特殊的精神粮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调研小队走进这座由60后老兵魏德军耗时23年、斥资近千万打造的民办红色博物馆
为深化思想政治的引领作用,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7 月 25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药学院赴永利村调研队成员,前往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开展主题学习调研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在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毛鸣凤 供图 调研活动的第
8月2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数耕者 调研队赴“中国猕猴桃之乡”陕西省宝鸡市眉县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猕猴桃种植及数字化发展近况 。 团队深入汤峪镇猕猴桃 企业 生产基地 与 种植 农户 家庭,开展了“面对面”调研。 兄弟果业负责人带领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