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青春聚力促进乡村振兴,7月8日—7月14日长安大学“青春聚力促振兴,互助奋进新征程”社会实践队前往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开展乡村振兴主题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队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要精神,从乡村教育发展、文化传承、环境保护、科技强国以及民生福祉五个方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了解民俗文化,感悟文旅振兴之路
7月9日,实践队员到达当地彩虹部落土族园了解民俗文化并开展实践。工作人员引导队员们学习了土族传统舞蹈安召舞,并参与舞蹈队伍行进。园区内,实践队员先后参观了土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土族生产生活展示馆、“百年老油坊”以及青稞酒酿造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族婚礼代表性传承人董思明为实践队员生动讲述“土族非遗文化”。园区内的土司招婿、轮子秋等土族特色文化表演生动展示了土族文化。
实践队学习土族舞蹈安召舞
7月12日,实践队员前往班彦新村调研当地乡村振兴成果。通过走访当地的盘绣园、酩馏酒坊等土族传统技艺传承基地,了解产业复兴之路。
传承红色基因,创新乡村教育发展
7月11日,实践队前往互助土族农民红色文化传承珍藏馆了解乡村教育基地发展现状。实践队员在王得仁爷爷的带领下详细了解了红色博物馆的馆藏情况。在与王得仁的对话中实践队员们了解到其作为乡村老教师,创建这个珍藏馆只为学生铭记历史的初衷以及这过程中他的艰辛努力和对乡村教育的深厚情怀。
实践队参访王得仁爷爷
科技创造时代,产业带动乡村发展
7月10日,实践队员走访了当地国家高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以及“天佑德青稞酒”研发基地。农业示范园区集中展示了互助县农业科技发展成果,用科学技术帮助当地农民增产增收。酒厂研发基地则致力于创新青稞酒新品种开发,以科技创新延续百年酒业文化。
实践队参观农业示范园
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在实践过程中,实践队员通过街头采访、对低保户家庭访谈等方式了解互助县人民的真实生活,调研近年来国家扶贫助农政策对于百姓生活的影响。7月13日,实践队前往李丰公社直播基地,该基地致力于帮助引导残疾人进行电商直播,为更多人群提供就业机会。
实践队走访李丰公社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7月13日,实践队一行来到南门峡国家湿地公园,了解了湿地如观鸟平台等各项生态保护措施以及工作人员为保护湿地所做出的努力。
实践队走访南门峡国家湿地公园
2025年8月9号至8月16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赴延安设施农业试验示范站调研团的7名同学前往延安设施农业试验示范站开展了暑假 “三下乡” 实践活动。此次调研通过实地考察、与农户面对面交流,来了解当地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延安设施农业试验示范站位
6月2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实践团队走进八路军胶东军区机关旧址纪念馆(位于烟台市海阳市郭城镇战场泊村),以“胶东地区的革命历史与精神传承”为主题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在红色印记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本次实践团队由学子王子豪担任领
塞上兴农 调研队积极响应《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号召,于2025年8月深入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开展“ 水润塞上江南 智启农兴之路 ”主题社会实践。团队以厚植“知农爱农”情怀为初心,运用专业视角系统探究农田水利建设现状与智慧化管理实践,为乡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时期,盛夏七月的关中平原绿意盎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渭水清源,绿动关中” 实践团七十名师生,带着环境学科专业硬实力与守护绿水青山的使命担当,于 7 月 15 日至 30 日深入西安、咸阳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团队精诚合作,克服种种艰难险阻,最终完成调研工作。我们深知,精准认知土地国情是科学决策的基石。在起初确定选题时,可谓是千头万绪,又临近考试。一遍团队内部激烈讨论,一边与指导老师深入探讨,选题迟迟定不下来。经过半个月的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