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开展党史教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积极学习党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在社会实践的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党史学习教育暑期实践团于2023年7月8日前往西安革命公园进行走访学习。
西安革命公园的历史沿革
通过查阅资料,实践团成员了解到1926年春,北伐战争前夕,匪首刘镇华在张作霖等的支持下,纠集一支号称“十万人”的部队,企图攻占西安,为北洋军阀扩大地盘。刘镇华围城8月之久,放火烧掉城外10万亩麦田,强征民夫在城周围挖掘了一条3公里的断绝沟,企囹迫使全城军民投降。国民军将领杨虎城、李云龙(李虎臣)带领全城军民坚守西安。后冯玉祥将军大军入陕,粉碎了刘镇华的阴谋。时称“二虎守长安”。在守城期间,死难者5万人左右,占当时城内人口的四分之一。1927年2月,为纪念西安的死难军民,冯玉祥率众公祭,建革命公园”,负上筑冢,建立烈士祠和革命亭,供市民凭吊纪念。西安解放后,人民政府拨款对公园进行了整修,并广植树木万株。1952年为纪念王泰吉、王泰城烈士,在公园东南角建烈士亭,亭内有纪念碑。建筑花坛、亭台,开辟了莲池。革命亭前的喷水池,立有太湖石,相传为唐兴庆宫遗物,在园中自成一景。园东有宽敞的展览室,常有书画展出。西南的“棋艺之家”,为棋艺爱好者的活动场所。北面是人造湖,湖上架设曲桥,并建有亭子,称为“湖心亭”。西北有假山,山上有石洞、茅亭等。西南系新开辟的游乐园,有电动马车和高空缆车等游乐设施。
西安革命公园的由来
通过采访西安革命公园游玩的群众,实践团成员了解到西安革命公园的由来为:1926年春,北伐战争前夕,匪首刘镇华纠集一支号称“十万人”的部队,企图攻占西安,为北洋军阀扩大地盘。刘镇华围城8月之久,放火烧掉城外6600余公顷麦田,强征民夫在城周围挖掘了一条3公里长的断绝沟,企图迫使全城军民投降。国民军将领杨虎城、李云龙(李虎臣)带领全城军民坚守西安,时称“二虎守长安”。后冯玉祥将军大军入陕,粉碎了刘镇华的阴谋。在守城期间,西安城内死难者达5万余人,占当时城内人口的四分之一。
1927年2月,为纪念西安围城期间死难的军民,冯玉祥率众公祭,建革命公园,负土筑冢,建立烈士祠和革命亭,供市民凭吊纪念。革命亭为八角飞檐攒尖三滴水仿古建筑,楹联上有当年杨虎城将军题写的对联:“生也千古,死也千古;功满三秦,怨满三秦。”
革命公园初建时东至尚德路,西界北新街,北抵西七路,南至东新街。1928年开拓崇礼路(今西五路)时革命公园被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辟为革命公园体育场(后改为西安市人民体育场),公园缩至北半部,民国后期又遭蚕食。建国后经多次维修改造,使得革命公园面貌一新,免费开放,已成为西安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新时代,青年应是奋发向上的青年,当养浩然正气,携凌云壮志!陕西这一片红色的土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在这座红色家园里,我们实践求真知,通过学习净化了心灵,进一步激发出新时代青年为理想和信仰拼搏奋斗的情怀。在这红色土地上,我们当领悟英雄献身、战士许国的奉献,将青春嵌入时代红色的画卷中,如此,才不负韶华,亦不负时代!
薪火赓续,学子归巢话成长。2025年1月20日,寒假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三位学子——吕伟、王昊和汤浩,回到母校——湖北省武穴中学进行了一场特别的宣讲活动,向在校的高中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大学经验和成长故事。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不仅为学弟学妹们传
陕西宝鸡讯(通讯员 王彧冉) 2025年3月2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宝鸡市垃圾填埋场生态环境改造研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团队,赴宝鸡市硖石镇长寿沟垃圾填埋场开展调研。通过访谈镇政府工作人员、走访周边村民,团队聚焦封场后生态修复的基层实
长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团队赴渭南市蒲城县苏坊镇党定村开展实践调研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之旅 在这个夏日炎炎的季节里,我们一群满怀激情与好奇的大学生,踏上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征途,而此次的目的地,是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一个承载着无数故事与传奇的地方。在众多文化
2024年7月12日,来自四按建筑科技大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农村,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7月13日清晨,实践团队一行四人,在组长的带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