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的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了解乡村医疗发展现状以及智慧医疗的普及水平,助力乡村医疗走创新发展道路,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智”在必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带队老师田站军、指导老师李礼旭的带领下,于2022年7月5日-7月12日前往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开展“医”通百通,助力振兴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实践队与蓝田县河东村村干部合影)
在2020年我国实现全年脱贫以后,乡村振兴成为今后长期的首要任务。乡村振兴视角下的医疗卫生发展是实现我国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协调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如何定位和谋划乡村医疗卫生事业,优化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是保障乡村战略实施的关键举措之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传统医疗体系数据传递速度、完整性、标准化和继承程度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由于乡村人口数量庞大,老龄化趋势加剧,城乡医疗服务水平不一,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农村缺医少药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扭转。
近年来,随着5G、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智慧医疗逐渐进入人们视线,它打破了传统医疗的禁锢,让优质资源走入基层,有利于推动乡村医疗体系建立与完善,能够极大地提升乡村振兴所必需的公共体系服务的效率与精准性,推动我国乡村振兴走创新发展的道路。
(图为实践队调研村民)
团队主要从智慧医疗的线上预约挂号、线上问诊、健康档案这三个方面对智慧医疗的普及水平开展调查,具体发现如下:
1.村民对智慧医疗的态度存在较大差别
通过实地走访,团队发现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智慧医疗的态度存在很大的区别,总体来看,年龄在20-40岁的人群对智慧医疗的接受程度偏高,年龄在40-55岁的人群对智慧医疗持怀疑态度,年龄大于55岁的中老年人对智慧医疗的接受程度很低。探究原因,发现村民对智慧医疗的接受程度与他们对于智能手机使用的熟练程度有很强的联系。
对智能手机较为熟悉的村民对智慧医疗的接受程度明显高于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群体。这部分村民尝试过通过互联网搜素疾病治疗方案,接触过线上挂号,了解线上问诊,享受过互联网在医疗方面带来的便利,他们认为智慧医疗会比传统就医方便快捷,流程简单,愿意尝试更多元的线上就医方式。当然也有部分的村民对线上就医存在顾虑,他们担心医生的资质是否合规;线上就医能不能做到传统医疗中的“望闻问切”,诊断结果是否可靠;会不会有误诊,乱开药的现象等等。大部分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村民对智慧医疗了解甚少,他们认为这种就医方式“年轻人可以,老年人不行”,“不切实际”,“病人自己也说不清楚病症”,“在农村发展还需要很长的时间,目前难以实现”等。
2.村民对智慧医疗存在明显的信任问题
在调研过程中,问卷中常常问到一个问题:“您相信目前的智慧医疗吗?”受访者的回答大多不会很肯定,完全信任的情况比较少。他们的回答往往是“可以尝试,但需要对医生的诊断有个判断”,“观望态度,需要有人尝试”,“希望有担保”,“感觉有难度,需要有人先使用”,甚至有一部分的受访者直接表示“不相信,效果不好”,“不相信,看病需要医生与病人的沟通”。
3.村民对智慧医疗有较高的期许
“少花钱、少跑路,治好病、不怕病”是基层群众的就医期待。通过实践队的讲解和宣传,许多的村民对智慧医疗有着较高的期望。村民们希望在未来智慧医疗能够让更多大医院的医疗资源实现共享,更多有需要的村民能够享受到专家号和优质的医疗设备;希望实现各级医院之间的信息流通,减少重复检查和过度检查的情况;希望未来的智慧医疗对中老年人更加友好,流程简化,操作方便;希望能够通过互联网普及更多的医疗常识和医疗政策。
(图为带队老师对开展调研进行指导)
为期八天的调研结束了,实践队成员都表示这次的活动虽然每天都很劳累,但是非常有意义,每个人的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锻炼与提升,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受益匪浅。在调研中摸索如何与陌生人交流、怎样引入调研的内容、怎么消除访谈的障碍、学会处理不信任和面对拒绝、面对失败并重新鼓起勇气……社会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基地,离开了学校这座象牙塔,社会给了大学生一个更加现实的舞台,提供了学生锻炼自己的机会。亲身参与社会实践,从理论到实践,为大学生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开展调研活动 来源: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王彧昕/文 许瑞娇/图 联系方式(电话号码):15891794096 8月27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学生组成的调研队来到了陕西省延安市柳林镇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团队围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李静) 为系统考察高山蔬菜绿色种植的发展现状,推动农业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探索,8月25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同学组成的调研团队前往太白县咀头镇塘口村,针对高山蔬菜种植过程中绿色农资使用等情况开展了专
(陕西大学生网讯) 七月的咸阳,麦浪翻滚间藏着一处特殊的精神粮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调研小队走进这座由60后老兵魏德军耗时23年、斥资近千万打造的民办红色博物馆
为深化思想政治的引领作用,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7 月 25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药学院赴永利村调研队成员,前往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开展主题学习调研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在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毛鸣凤 供图 调研活动的第
8月2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数耕者 调研队赴“中国猕猴桃之乡”陕西省宝鸡市眉县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猕猴桃种植及数字化发展近况 。 团队深入汤峪镇猕猴桃 企业 生产基地 与 种植 农户 家庭,开展了“面对面”调研。 兄弟果业负责人带领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