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麦积地区苹果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赴天水调研果树病虫害与产业发展队以调研为基础,结合区域优势、学科专业优势,主动联系当地苹果种植地,制订详细的实践计划,在8月22日至8月27日之间前往天水市麦积区开展活动。
8月22日至8月24日,团队成员走访黑王山村、花牛村、二十里铺的苹果种植个体户,深入调查了当地所种植果树的品种、树龄;果树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现状、产品销售途径和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走访中,团队了解到,花牛公社成员为表达丰收喜悦之情和对毛主席的敬仰之情,向毛主席寄了一箱花牛苹果,毛主席品尝后十分喜爱,中共中央办公厅代表毛主席致谢花牛寨大队社员,致函并寄出四十四元八角二分钱,后来,花牛村将来函勒石树碑,永志纪念。
图为成员向苹果种植个体户了解情况
图为纪念花牛公社与毛主席往来信件的石碑
8月25日,团队同二十里铺村苹果南山种植基地的花牛苹果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了解该地相关政策,果园规模、参与果树种植的劳动力、树龄、收入、生活质量等;合作社武主任热情地向团队成员介绍了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和该合作社的发展历程。
图为武主任向团队成员介绍合作社的经营模式
8月26日,团队和麦积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天水市扶贫龙头企业:天水昊源农艺有限公司联络,与技术员裴师傅对接交流。了解其产业发展、果园管理、果树栽培的方法等相关问题。裴师傅带领团队进入果园,使成员能近距离、直观的观察到果树正在发生的病害的形态。此外,裴师傅还讲到花牛苹果花牛苹果香味浓郁,口感甜脆的具体原因。
图为技术员裴师傅向团队成员介绍果树病害
8月27日,团队与花牛镇镇长取得联系,进行线上访谈。镇长向团队详细介绍了南山万亩苹果产业园、北山苹果产业园和元柳粱苹果产业园三个主要产业园的运行机制、花牛苹果种植发展模式。同时,团队在和镇长的交流中了解到花牛镇“花牛”苹果产业的地理优势、品牌优势、市场竞爭优势、果品安全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
通过本次暑期实践,团队不仅对“花牛”苹果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并且掌握了更多的专业知识,在果园的实地调研过程中了解了麦积区苹果树病虫害发生的情况与规律,同时为部分果农普及病虫害防治的基本知识;通过与政府、公司和合作社的座谈,从不同角度了解了麦积区苹果产业发展情况,并对之进行了思考与讨论,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更好地服务三农。
图为团队成员与裴师傅在天水昊源农艺有限公司门前合影
团队紧密围绕“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三项重点工作”,发挥专业优势,深耕“三农”沃土,走进田间,深入果园,深入了解三农,传承弘扬“扎根杨凌、胸怀社稷;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甘于吃苦、追求卓越”的西农精神,以实际行动投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去。通过实践感悟总结,丰富人生阅历,增加知识储备,和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学习,磨砺意志。真正了解三农,热爱三农,服务三农。
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开展调研活动 来源: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王彧昕/文 许瑞娇/图 联系方式(电话号码):15891794096 8月27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学生组成的调研队来到了陕西省延安市柳林镇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团队围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李静) 为系统考察高山蔬菜绿色种植的发展现状,推动农业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探索,8月25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同学组成的调研团队前往太白县咀头镇塘口村,针对高山蔬菜种植过程中绿色农资使用等情况开展了专
(陕西大学生网讯) 七月的咸阳,麦浪翻滚间藏着一处特殊的精神粮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调研小队走进这座由60后老兵魏德军耗时23年、斥资近千万打造的民办红色博物馆
为深化思想政治的引领作用,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7 月 25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药学院赴永利村调研队成员,前往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开展主题学习调研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在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毛鸣凤 供图 调研活动的第
8月2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数耕者 调研队赴“中国猕猴桃之乡”陕西省宝鸡市眉县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猕猴桃种植及数字化发展近况 。 团队深入汤峪镇猕猴桃 企业 生产基地 与 种植 农户 家庭,开展了“面对面”调研。 兄弟果业负责人带领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