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了解战争年代伟大的共产主义,增强青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7月中旬至8月上旬,资源学院高校学生党建团建调研实践团的成员前往各自家乡,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业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深入探访红色旧址,追寻红色回忆。
第一站:焦裕禄纪念馆
首先去到的是焦裕禄纪念馆,在此,团队成员了解到焦裕禄同志的生平——1922年焦裕禄出生,194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0年,被任命为尉氏县大营区委副书记兼区长,1954年8月相继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起重机厂机械加工车间进修,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1964年5月14日因肝癌病逝于郑州,终年42岁。焦裕禄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改变兰考的面貌,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和泪水,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走完了他为党,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焦裕禄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中的一生、光辉灿烂的一生。焦裕禄同志是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人名群众的主心骨。
图为团队成员与焦裕禄石像合照。
第二站:延安王家坪革命旧址
其次,团队成员去往延安王家坪革命旧址,参观了林彪旧居、毛泽东旧居、周恩来旧居、张治中旧居以及防空洞等,了解到了抗战时期人们的居住条件:要衣服没有、要粮食没有、要钱没有、要枪炮也没有。但是当时的共产党人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组织作战,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了中华民族。
图为王家坪军委礼堂旧址。
第三站:澄城县烈士陵园、运城市盐湖区烈士陵园、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旧址
之后团队成员分别去往澄城县烈士陵园、运城市盐湖区烈士陵园以及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旧址,了解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以及抗美援朝时期涌现的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学习到了革命先烈奉公为民、勤廉风采和艰苦奋斗的精神风采和人生经历。在中国这方热土上,有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篇篇悲壮激越的历史篇章,“红花无情笑东风,青山有幸埋忠骨”这片安静而美丽的青山有幸埋葬了这么多的烈士,成为了值得世人铭记的地方。
图为运城市盐湖区烈士陵园石像。
图为运城市盐湖区烈士陵园英雄群雕。
图为澄城县烈士陵园碑。
图为河南省夏邑县彭雪枫将军纪念馆。
第四站:河南省夏邑县彭雪枫将军纪念馆
彭雪枫同志是我党我军著名的青年将领,是一位德才兼备、智勇双全的优秀政治家和军事家。他自1925年献身革命,二十年如一日,“对党忠贞,为民赴汤”,“功垂祖国,泽被长淮”。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被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誉为“中华民族英雄”、“共产党人好榜样”。
图为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事变纪念馆。
第五站:西安事变纪念馆
西安事变纪念馆位于西安市建国路69号,是在西安事变重要旧址张学良将军公馆、杨虎城将军止园别墅的基础上建立的专题性纪念馆。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了西安事变,在华清池武装扣留了蒋介石,囚禁随行高官十余人,迫使他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并宣布取消“西北剿匪总部”,成立抗日联军西北临时军事委员会,史称“西安事变”,也叫“双十二事变”。它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图为陕西省西安市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
第六站: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位于西安北新街七贤庄,这里记录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1936年到1946年间作为“红色堡垒”、“红色兵站”、“红色桥梁”的历史。中共中央曾在这里先后设立了秘密交通站、红军联络处和国民革命军第八路驻陕办事处。它是我党我军在国统区创建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办事机构,在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之际,这里是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有力堡垒,更是通往革命圣地延安的“南大门”。
图为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大泉山东方红博物馆。
图为阳高县毛主席人物雕像。
第七站:大泉山东方红博物馆
大泉山东方红博物馆位于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大白登镇大泉山村,占地面积1365平方米,使用面积1220平方米。博物馆分为毛主席塑像厅、毛主席著作厅、民俗用品厅、毛主席纪念博物章艺术品厅、书法剪纸工艺品厅、英雄人物厅、1966——1976年历程厅、大泉山民俗记忆厅等8个展厅,共展出各种实物资料1万多件。馆内所收藏展示的各类藏品实物文件资料,是美丽乡村大泉山、绿色乡村大泉山、红色乡村大泉山的一个标本库,一件件藏品都体现了一个时代的记忆,一件件藏品都汇聚了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和智慧,对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发扬红色传统是一个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青少年了解老一辈艰苦创业,树立正确人生观的教育基地。
壮志常随云浪起,雄躯争与山河裂。回首过往百年,中国共产党人顽强奋斗、不懈拼搏的身影历历在目,涌现出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这些革命先烈,用他们钢铁般的意志,在血与火的斗争中,英勇前行,不畏牺牲,用血肉之躯换来了全中国的解放。一个个动人的红色精神凝聚而成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闪耀着历史的光芒,也照亮培养青少年精神素养的方向。
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开展调研活动 来源: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王彧昕/文 许瑞娇/图 联系方式(电话号码):15891794096 8月27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学生组成的调研队来到了陕西省延安市柳林镇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团队围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李静) 为系统考察高山蔬菜绿色种植的发展现状,推动农业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探索,8月25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同学组成的调研团队前往太白县咀头镇塘口村,针对高山蔬菜种植过程中绿色农资使用等情况开展了专
(陕西大学生网讯) 七月的咸阳,麦浪翻滚间藏着一处特殊的精神粮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调研小队走进这座由60后老兵魏德军耗时23年、斥资近千万打造的民办红色博物馆
为深化思想政治的引领作用,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7 月 25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药学院赴永利村调研队成员,前往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开展主题学习调研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在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毛鸣凤 供图 调研活动的第
8月2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数耕者 调研队赴“中国猕猴桃之乡”陕西省宝鸡市眉县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猕猴桃种植及数字化发展近况 。 团队深入汤峪镇猕猴桃 企业 生产基地 与 种植 农户 家庭,开展了“面对面”调研。 兄弟果业负责人带领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