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陕西科技大学:“青春向党 薪火相传”——访魏周银老先生

陕西科技大学 2022-08-30 浏览:

2022年7月,星火实践团前往陕西省蓝田县陶峪河村拜访魏周银老先生,听他讲述在抗美援朝的峥嵘岁月里青春无悔的故事。

图一.jpg

个人简介:

魏周银,男,陕西省蓝田县陶峪河村人,1934年10月生,1949年12月入伍,1951年入党,党龄66年,曾服役于四川50军149师通讯班,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曾立三等功一次,于1956年7月复员,1956年7月-1983年担任陶峪河村党支部书记、主任,1983年卸任,于1971年任大寨公社农技站站长、支部书记。老先生退休后仍高度关注陶峪河村和公社上的各种事情,关心集体的发展。

图二.jpg

魏周银在1949年底入伍,服役于四川50军149师,这支军队在建国前在曾泽生的带领下参加长春起义,打了一个多月打下长春,使长春避免了战火的摧残,开创了城市和平解放的先河。

入伍后魏周银在湖北搞生产两年,在东北训练了三个月,50年底出国,参加清川江战役。部队从朝鲜西线发起反击战,并很快在德川、宁远地区打开了战役缺口,经过连续7昼夜作战,形成了迂回围歼战略。在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50军149师被彭德怀总司令点名参加抗美援朝,是抗美援朝战争的先锋部队。

部队由曾泽生中将带领进入朝鲜,跨过鸭绿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第149师突破南朝鲜军临津江防线后,于1951年1月2日晚转入追击作战,向高阳、汉城(今首尔)方向推进。魏老先生所在的通信班参与高阳战斗,剿灭了一个英国皇家坦克营。让魏老先生记忆犹新的是,他的班长在行军途中因为物资缺乏被冻死了。然后他们打过三八线,进入了南朝鲜首都汉城,在汉城坚守50昼夜。

1951年1月,447团在汉江南岸打响了白云山阻击战。白云山位于汉江南岸,是汉江防线的咽喉要地。在白云山阻击战中,447团与敌激战11个昼夜,取得了毙、伤、俘美军1400余人的辉煌战绩,胜利完成了阻击任务,为主力部队争取了宝贵时间。魏周银所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50军149师447团被志愿军总部授予“白云山团”荣誉称号。“高高的白云山,耸立在朝鲜汉江南;侵略者要从这里进犯,我们的英雄把他消灭在山前;炮弹炸翻了土地,我们说不准你侵犯;大火烧红了山岩,我们说不准你进前。英雄昂立在山巅,英雄的鲜血光辉灿烂……”这是由刘白羽作词、郑律成作曲的《歌唱白云山》。

在和谈时期志愿军驻兵西海岸,形成了西海岸的防线,俗称西海岸防御站。西海岸是美军要登陆的第二道战线。魏周银和战友们历经艰苦,坚守在西海岸,从地上打洞打通到山顶。停战后魏周银在朝鲜呆了两年为朝鲜人民恢复生产。

图三.png

在朝鲜度过了五年的峥嵘岁月,魏周银回国在炮校训练半年,后开始训练新兵。如今,他已经是七十多年的老党员。

复员之后,魏老先生带领大家脱贫,以他和另外两个老人为首成立了党支部,密切关注村中百姓的生活以及教育问题。魏周银已在蓝田县陶峪河村当村支部书记47年,培养党员120多名,曾担任农村信用社支部主任。

退休之后,魏老先生时刻关注村中及国家的事情,养成了每天必看新闻联播的习惯。但是老先生家庭情况不太好,老伴离世较早,儿子也已经不在,现在只有两个孙子,二孙子还患有疾病。但是魏老先生是一个十分乐观的人,做什么事情都非常开心。在社会人士的帮助下魏老先生寻到了现居东北的一名战友的后代。因为老先生年岁已高行动不便,那位战友的后代曾前往蓝田看望老先生。

魏老先生本来有七个纪念章,但是因为他的孙子们比较贪玩,导致丢失了几枚。

图四.jpg

图五.jpg

在采访中,魏老先生对党始终保持着赤诚的心。他说:“听党话跟党走,小事显示你的素质。”

最后,魏周银老先生对大学生殷切寄语:“要勤劳,团结,眼睛要向前看,从小事做起。希望在你们大学生这些年轻人手里面中国会越来越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的敌人。”

图六.jpg

图七.jpg


责任编辑:王豫
相关文章
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开展

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开展

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开展调研活动 来源: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王彧昕/文 许瑞娇/图 联系方式(电话号码):15891794096 8月27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学生组成的调研队来到了陕西省延安市柳林镇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团队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数耕者调研队赴太白县咀头镇开展暑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数耕者调研队赴太白县咀头镇开展暑期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李静) 为系统考察高山蔬菜绿色种植的发展现状,推动农业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探索,8月25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同学组成的调研团队前往太白县咀头镇塘口村,针对高山蔬菜种植过程中绿色农资使用等情况开展了专

探访咸阳民办红色博物馆,于历史回响中感受信仰的温度

探访咸阳民办红色博物馆,于历史回响中感受信仰的温度

(陕西大学生网讯) 七月的咸阳,麦浪翻滚间藏着一处特殊的精神粮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调研小队走进这座由60后老兵魏德军耗时23年、斥资近千万打造的民办红色博物馆

化药学院调研队赴凤县主题学习调研:追寻红色足迹,感

化药学院调研队赴凤县主题学习调研:追寻红色足迹,感

为深化思想政治的引领作用,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7 月 25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药学院赴永利村调研队成员,前往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开展主题学习调研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在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毛鸣凤 供图 调研活动的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陕西省宝鸡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陕西省宝鸡市

8月2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数耕者 调研队赴“中国猕猴桃之乡”陕西省宝鸡市眉县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猕猴桃种植及数字化发展近况 。 团队深入汤峪镇猕猴桃 企业 生产基地 与 种植 农户 家庭,开展了“面对面”调研。 兄弟果业负责人带领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