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当地作物种植的种类和经验,对周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让青年学生切实了解体会真实的农村生活环境与现状,在社会实践中提高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坚定为“三农”服务的意识信念,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弘扬乡村振兴精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乡情调研团于2022年8月17日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在线上进行了乡村振兴了解情况的调研,线下采访并调研了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冷口乡当地作物的种植以及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据采访,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冷口乡原有耕地超1500亩,耕种的农作物以玉米、小麦为主,但因为收益效果不达预期,随后将耕地实施退耕还林,改种植中药材,如:柴胡,黄芩和射干。
还有近200亩山楂园,在村干部的带领下,通过村干部与村民齐心合力搭建大棚,种植作物,使村民走上致富道路。
帮扶工作队中4人联合组织集资,耗时三年建成了葡萄园,并且投资了村里最早建成的一批大棚,共计5亩。大棚中的葡萄长势很好,以蓝宝石葡萄和阳光玫瑰葡萄为优势品种。阳光玫瑰葡萄丰产、稳产,大粒,抗病,耐贮性好,栽培简单,果肉鲜脆多汁,有玫瑰香味,综合性状优良。而蓝宝石葡萄成熟后不落粒、不烂尖,耐贮运,风味纯正,脆甜无渣,有望成为主栽品种。该葡萄园也带领当地农民实现了发家致富,同时也丰富了集体经济发展,为全村带头做了帮扶工作。
在关于乡村振兴问题的调研中,近年来,冷口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两乡五区”决策部署,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重中之重。通过加快产业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乡风文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举措,全面促进乡镇经济社会发展。
冷口乡通过“三个着力”(即:着力提升党员政治素质、着力提升党员业务能力、着力搭建发挥党员作用的有效载体)擦亮党员金字招牌,夯实党建基础,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
乡村振兴与乡风文明同频共振,冷口乡在注重村民“外表美”“口袋鼓”的同时,不断挖掘农村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在保护传承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焕发出文明乡风的勃勃生机。
产业旺了,百姓富了,生态美了,生活好了。美丽的冷口乡正以更坚定的步伐,更从容的姿态,开启乡村振兴的新征程,朝着富裕文明美丽幸福的目标铿锵前行。
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是产业振兴,通过产业振兴提高乡村居民收入,有了较高的收入,乡村居民才能乐于接受新鲜事物,通过科学的手段为农业生产助力,为乡村发展助力。
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开展调研活动 来源: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王彧昕/文 许瑞娇/图 联系方式(电话号码):15891794096 8月27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学生组成的调研队来到了陕西省延安市柳林镇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团队围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李静) 为系统考察高山蔬菜绿色种植的发展现状,推动农业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探索,8月25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同学组成的调研团队前往太白县咀头镇塘口村,针对高山蔬菜种植过程中绿色农资使用等情况开展了专
(陕西大学生网讯) 七月的咸阳,麦浪翻滚间藏着一处特殊的精神粮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调研小队走进这座由60后老兵魏德军耗时23年、斥资近千万打造的民办红色博物馆
为深化思想政治的引领作用,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7 月 25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药学院赴永利村调研队成员,前往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开展主题学习调研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在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毛鸣凤 供图 调研活动的第
8月2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数耕者 调研队赴“中国猕猴桃之乡”陕西省宝鸡市眉县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猕猴桃种植及数字化发展近况 。 团队深入汤峪镇猕猴桃 企业 生产基地 与 种植 农户 家庭,开展了“面对面”调研。 兄弟果业负责人带领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