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子赴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郝家桥村进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利用专业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锻炼,培养实际操作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于8月3日来到陕西省绥德县郝家桥村进行了乡村振兴的实地调研。
团队在绥德县郝家桥村郝果园集合
8月3日上午,团队成员到绥德县郝家桥村,为充分了解郝家桥村的情况,实践团队到当地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基地进行实地调研。经过工作人员的介绍,郝家桥村坚持将产业建设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证,建成了2000亩生态果园、60座温室大棚、苗木基地和500KW光伏产业,引进了毛绒玩具生产加工车间,成立了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旅游公司,注册商标43个,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形成了集山地苹果、温室大棚、光伏发电、乡村旅游为一体的产业体系村集体不断发展壮大。
图为郝家桥农业研学基地温室大棚
首先,团队实践团成员参观了当地农牧养殖场、葡萄采摘园、山地西瓜观摩品鉴会,切实看到郝家村的旧村新貌。山沟里的温室大棚内,葡萄树已经硕果累累,地上的西瓜正待采收。村民们在村干部的帮扶下,承包温室大棚,并主动跟着专家学种植技术,大棚作物收成好,村民们的钱袋子也渐渐鼓起来,日子过得一年比一年红火。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温室大棚作物
之后实践团成员实地调研了郝家村光伏发电设施,前期配套建设及时,后期日常服务保障到位,这也是助力农村绿色发展的供电服务举措,电力保障到位,推进了农村绿色低碳发展进度,也给当地村民带来的极大的好处,从当地村民处了解到目前村委会、幸福院、学校已经实现集中电供暖,大部分村民开始用电用气做饭,减少了燃煤污染。这为推进清洁供暖高质量发展,降低郝家桥村碳排放做出了极大贡献。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郝家村光伏发电设施
郝家桥红色历史悠久,是绥德地委在抗战时期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的一个模范村。脱贫攻坚以来,郝家桥立足村情实际,积极进行“三变“改革,深挖红色旅游资源,创新进行“红绿融匮合“发展,村集体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和不断壮大。
经过本次暑期时间活动,实践团成员深刻体会了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领悟习总书记所说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努力把郝家桥村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楷模。”现在绥德县正以郝家桥村为样板,持续发挥典型引领示范作用,在全县建设示范村。我们为郝家桥村的变化由衷地感到高兴,更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对决胜全面小康、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满信心。
(陕西大学生网讯) 七月的咸阳,麦浪翻滚间藏着一处特殊的精神粮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调研小队走进这座由60后老兵魏德军耗时23年、斥资近千万打造的民办红色博物馆
为深化思想政治的引领作用,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7 月 25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药学院赴永利村调研队成员,前往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开展主题学习调研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在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毛鸣凤 供图 调研活动的第
8月2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数耕者 调研队赴“中国猕猴桃之乡”陕西省宝鸡市眉县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猕猴桃种植及数字化发展近况 。 团队深入汤峪镇猕猴桃 企业 生产基地 与 种植 农户 家庭,开展了“面对面”调研。 兄弟果业负责人带领调研
“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必须代代传承下去。”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为深入学习党在延安时期的革命历史,感悟延安精神的时代内涵,2025年7月5日至7月9日,西北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感悟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网络强国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引领青年学子助力乡村发展,西北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青春铸盾,清网兴乡”实践队在学院团委书记付强带领下,走进汉中开展实践。实践队结合学科特色,开展六天活动,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