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深入了解并解决该战略在乡村落实过程中的存在的困难,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赴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助力乡村振兴、农产品销售调研实践团前期主动与富平县科协联合县工商业联合会进行沟通,于7月27日参与由富平县科协联合县工商业联合会、富平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召开的“赋能科技创新•精准聚培人才”工作座谈会。
座谈会上,富平县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刘鸿娟同志在“赋能科技创新·精准聚培人才”工作中着重强调人才培养,通过人才创新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目标。县人才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尹治民同志就人才工作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他指出要以人才培养为基础,大力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动赋能科技。创新县科协副主席赵迎芳同志通报了专家工作站建设情况及专家工作站评审条件,各企业负责人结合企业发展发表意见。
各方代表的提出的针对性意见,也让实践团成员受益匪浅,切实了解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企业存在的发展问题。会议结束后,富平县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刘鸿娟同志询问了实践团成员在富平县调查工作的实践情况,并对实践团的活动表示大力支持和感谢。
通过联系,实践团对参会的部分企业关于“企业用人困境”的话题进行了访谈,经过总结归纳,富平县企业代表们提出乡村振兴之路上“人才引进难”的关键问题。对于企业来说,他们求贤若渴,但富平县不发达的交通条件、相对匮乏的教育资源和不完善的社会保障政策缺乏吸引力。许多企业面临着招不到新员工,老员工又相继离职的情况,这种情况直接影响企业日常经营效益,不仅无法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还会成为阻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重要原因。
对此,当地以奶山羊为首的养殖产业大力招收能深入生产实践的普通人才;当地电力公司面对相应对口专业的高校毕业生提出福利政策,为行业注入新鲜血液;为解决员工上下班及外出办事非常不便等问题,在工业园区和居民区、办事处之间修建固定公交线路;发展当地教育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避免造成人才流失。
实践团对已对访谈记录做了整理和总结,初步制定完善的计划方案,预计搭建“高校——富平县政府+企业”模式的一对一线上直接沟通平台,帮助宣传富平县出台的人才引进政策以及社会保障补贴政策,让就业岗位和求职者之间保持信息畅通。这种模式的运行不但能显著提高毕业生就业率,而且可以帮助解决富平县企业们的“用人难题”。当今社会就业形势本就不容乐观,尤其是在疫情的严峻影响下,就更要避免因“信息差”导致的“求职难”和“招人难”的问题。实践团将会继续完善计划方案,做好项目落实的准备,合理、高效、切实地解决富平县各企业的“人才困境”,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需要力量,实践团永远在路上。实践团将持续跟进富平县人才引进的情况,通过搭建线上平台宣传当地的人才引进政策,帮助吸引高校毕业生来到合适的岗位就业,助力推进“智汇频阳、怀德聚才”人才优化工程深入实施,柔性引进人才,以高质量人才队伍推进专家工作站建设,为富平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打造中国北方最美县城建设一线建功立业,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做出贡献。
(陕西大学生网讯) 七月的咸阳,麦浪翻滚间藏着一处特殊的精神粮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调研小队走进这座由60后老兵魏德军耗时23年、斥资近千万打造的民办红色博物馆
为深化思想政治的引领作用,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7 月 25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药学院赴永利村调研队成员,前往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开展主题学习调研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在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毛鸣凤 供图 调研活动的第
8月2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数耕者 调研队赴“中国猕猴桃之乡”陕西省宝鸡市眉县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猕猴桃种植及数字化发展近况 。 团队深入汤峪镇猕猴桃 企业 生产基地 与 种植 农户 家庭,开展了“面对面”调研。 兄弟果业负责人带领调研
“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必须代代传承下去。”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为深入学习党在延安时期的革命历史,感悟延安精神的时代内涵,2025年7月5日至7月9日,西北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感悟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网络强国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引领青年学子助力乡村发展,西北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青春铸盾,清网兴乡”实践队在学院团委书记付强带领下,走进汉中开展实践。实践队结合学科特色,开展六天活动,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