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提出到现在已经17年了。这一历久弥新的理念,随着时代车轮滚滚向前,愈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一理念的创造性就在于,它不是用排他性的眼光来看待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而是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打开一条通道,指出了一种兼顾经济与生态、开发与保护的发展新路径。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这一理念,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于8月3日前往陕西省榆林市佳县朱官寨乡贺家硷村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首日,实践团前往贺家硷村村委会向当地村民了解贺家硷村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并从村民处得知当地主要以开展退耕还林的方式来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村支书介绍:耕地的利用对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较大,同时,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和严重的水土流失也对耕地利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改善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国家启动了退耕还林工程,将水土流失和沙化严重的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因地制宜地造林种草,恢复植被。在退耕还林过程中,除了国家对退耕户的直接补贴外提高现有耕地的利用效益,集约利用耕地,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保障区域人民的正常生产。
图1、2 正在进行退耕还林的区域
活动进行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与当地村民一起,扛起锄头,带上镐子,前往正在进行退耕还林的区域进行植树工作。在村民们的耐心指导下,实践团成员完成了并不算顺利的植树工作,这让实践团的各位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并不是动动嘴皮子那么简单,需要付出的努力和汗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图3 植树间隙
同时,实践团成员在植树过程中与村民交流了解到,十几年前,该片区域由于过度开垦导致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使得生活在这片地区的人们常年受到沙尘暴的侵扰。但自从开展退耕还林工作以来,沙尘暴的威胁逐年降低,加上种植的树木大多为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果树以及政府发放的补助,人们能够在此安居乐业。
图4 当地村民向实践团成员介绍当地情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我们平衡发展和环保的关系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不仅引领中国走出了一条兼顾经济与生态的新路子,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借鉴。沿着这条从绿水青山中开辟的道路,我们一定能让未来的中国既有现代文明的繁荣,也有生态文明的美丽。
(陕西大学生网讯) 七月的咸阳,麦浪翻滚间藏着一处特殊的精神粮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调研小队走进这座由60后老兵魏德军耗时23年、斥资近千万打造的民办红色博物馆
为深化思想政治的引领作用,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7 月 25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药学院赴永利村调研队成员,前往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开展主题学习调研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在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毛鸣凤 供图 调研活动的第
8月2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数耕者 调研队赴“中国猕猴桃之乡”陕西省宝鸡市眉县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猕猴桃种植及数字化发展近况 。 团队深入汤峪镇猕猴桃 企业 生产基地 与 种植 农户 家庭,开展了“面对面”调研。 兄弟果业负责人带领调研
“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必须代代传承下去。”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为深入学习党在延安时期的革命历史,感悟延安精神的时代内涵,2025年7月5日至7月9日,西北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感悟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网络强国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引领青年学子助力乡村发展,西北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青春铸盾,清网兴乡”实践队在学院团委书记付强带领下,走进汉中开展实践。实践队结合学科特色,开展六天活动,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