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我为乡村振兴做贡献”之西农学子河庄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 2022-08-11 浏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8月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赴河庄坪镇蚯蚓模式调研队前往陕西省省延安市河庄坪镇刘兴庄村进行绿色循环高效农业产业化模式调研活动,寻访河庄坪镇的乡村振兴之路,了解刘兴庄村产业振兴的基本情况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用专业教育和实践育人助力乡村振兴。

8月4日至10日,团队走访了刘兴庄的家家户户,通过采访,问卷,参观等多种活动形式,从村民、政府等不同视角进行调研,对当地的绿色循环高效农业产业化模式有了较全面了解。综合在当地了解的情况,在8月6日上午,调研队邀请到书记,共同筹办了一次关于河庄坪镇蚯蚓模式宣讲会,与村上的村民们相互交流学习。


image.png

参加宣讲会的村民中不乏有部分人不明白为什么政府推行使用蚯蚓肥,同学们为村民们分享了蚯蚓肥的功效,使用蚯蚓肥不仅可以提升农业生产价值,保护农业生产环境,还可以优化肥料使用结构,建设生态绿色农业。同学们也为村民们介绍绿色发展相关的知识,通俗易懂地讲解了相关政策及模式,村民们纷纷表示对蚯蚓绿色循环模式有了清晰的了解,在未来发展特色产业的起步阶段有了理论保障。

在座谈会中,村民们对同学们分享的经验都表示十分赞同并提出了自己遇到的问题。比如刘伯伯提出自家蚯蚓肥的增产效果没有其他地方的好,经过走访老伯的家并详细了解实际情况后,同学们建议老伯,处理蚯蚓粪时应该将新鲜的粪便经过短期发酵后使用。刘伯伯表示未来将积极采纳同学们的建议,发挥蚯蚓肥的最大功效。“这次宣讲会了解了很多新的知识,真是收获不小!。”宣讲会过后,村民们分分表示受益匪浅。

image.png

此次河庄坪调研活动,团队成员们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不仅拉近了与蚯蚓绿色循环模式示范点村落的距离,培养了“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情怀,也为此后政府更好地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了参考资料和真实情况。同时也希望通过此次调研能真正帮助那些生活中有困难的村民,能及时解决他们的问题。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农民们不仅仅提高了生活质量,更开阔了眼界,思想觉悟逐步提升,更加主动、积极地尝试新的事物,发展自己的产业。相信未来,蚯蚓绿色循环模式会走进千家万户。

 


责任编辑:黄怡萌 宋云丽
相关文章
探访咸阳民办红色博物馆,于历史回响中感受信仰的温度

探访咸阳民办红色博物馆,于历史回响中感受信仰的温度

(陕西大学生网讯) 七月的咸阳,麦浪翻滚间藏着一处特殊的精神粮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调研小队走进这座由60后老兵魏德军耗时23年、斥资近千万打造的民办红色博物馆

化药学院调研队赴凤县主题学习调研:追寻红色足迹,感

化药学院调研队赴凤县主题学习调研:追寻红色足迹,感

为深化思想政治的引领作用,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7 月 25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药学院赴永利村调研队成员,前往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开展主题学习调研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在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毛鸣凤 供图 调研活动的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陕西省宝鸡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陕西省宝鸡市

8月2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数耕者 调研队赴“中国猕猴桃之乡”陕西省宝鸡市眉县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猕猴桃种植及数字化发展近况 。 团队深入汤峪镇猕猴桃 企业 生产基地 与 种植 农户 家庭,开展了“面对面”调研。 兄弟果业负责人带领调研

西北工业大学学子前往西安、延安等地感悟抗战精神

西北工业大学学子前往西安、延安等地感悟抗战精神

“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必须代代传承下去。”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为深入学习党在延安时期的革命历史,感悟延安精神的时代内涵,2025年7月5日至7月9日,西北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感悟

西北工业大学学子:青春铸盾秦巴行 网安赋能乡村兴

西北工业大学学子:青春铸盾秦巴行 网安赋能乡村兴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网络强国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引领青年学子助力乡村发展,西北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青春铸盾,清网兴乡”实践队在学院团委书记付强带领下,走进汉中开展实践。实践队结合学科特色,开展六天活动,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