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路 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2-08-09 浏览:

“要认真总结和推广‘梨树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7月在吉林省梨树县考察时的重要指示,实地调研黑土地的保护和利用情况,为“梨树模式”的推广贡献出青春力量,彰显农林高校学子的责任与使命担当,2022年8月7日至8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赴吉林、北京调研队来到吉林省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区开展实地调研,并受邀参观中国农业大学梨树实验站(梨树县农业科学院)。

因地制宜,学习玉米培育新模式

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是调研队成员开展调研的第一站。2020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此考察时,曾作出重要指示:“这里优势是地势平坦,人均耕地多,最主要的还是黑土地。”梨树县以核心示范区为中心,在其周围形成了一个近百万亩的种植区域,于2019年通过国家的验收,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一个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在观景台上,调研队队员们站在习近平总书记曾站立的地方,沿着总书记的目光远眺,映入眼帘的是一片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调研队队员罗婧瑶表示,望着广阔无垠的玉米种植区,耳旁又回响起了总书记的嘱托:“要重视粮食安全,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在梨树县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李美玲的带领下,调研队深入田间地头,对玉米的生长情况展开调研。调研队队员了解到:根据黑土地的土质特点,生产区内所种植的玉米品种为“富民985”,相比于前品种“富民58”具有更高产、更抗倒伏等优点。在2020年至2022年梨树县所经历的三场台风中,种植区内的玉米基本没有倒伏情况。玉米种植田区中的“土壤剖面室”为调研队的队员们直观地展现了玉米的根系在黑土地中下扎的深度,剖面上蚯蚓的孔洞清晰可见。据观测数据显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和蚯蚓的数量逐年递增,土壤质量得到大幅提高。

image.png

 在玉米种植区域进行实地调研时,梨树县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李美玲向调研队队员介绍了“梨树模式”。“梨树模式”的核心技术即玉米秸秆全覆盖、免耕少耕、全程机械化。调研队队员们全程认真记录。

藏粮于地,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

在参观中国农业大学梨树实验站(梨树县农业科学院)时,研究员李美玲向调研队详细介绍了黑土地的相关实验数据。在实验室中通过对比采集的土壤样本,直观地向同学们展示了黑土地矿物质含量之丰富。黑土地中含有大量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氮、磷、钾、镁等矿物质元素,肥力极高,且土壤保水性好,有利于植物吸收而黑土区在全世界范围内仅有四处,分布在我国境内的为东北平原的东北黑土区。由于黑土是世界公认的少数高肥力土壤之一具有相较于其他土壤不可替代的作用,故被称作为“耕地中的大熊猫”。调研队队员认真聆听研究员李美玲的讲解并记录相关实验数据。

image.png


在梨树县靠山镇曾流传着这样一首打油诗:靠山靠山没有山,全是一片老沙滩;刮起北风呜呜叫,刮起南风漫黄天。短短四句话,便体现出了黑土地被破坏程度之严重。调研队了解到,虽然目前黑土地环境治理已有很大改善,但仍面临着很多挑战和保护压力。2022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正式施行,在立法层面对黑土地加以保护。调研队队员、植物保护专业学生许靖宜表示:“保护黑土地既是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又是农林高校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藏粮于技,贡献西农智慧

中国农业大学梨树实验站(梨树县农业科学院)院长齐力向调研队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亲自与调研队队长郑斯亓同学展开交流。

调研队队长郑斯亓结合学校粮食安全、生态文明、乡村振兴、人类健康四大学科使命向院长齐力介绍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突出贡献:从20世纪50年代赵洪璋院士选育的“碧蚂1号”到现今王辉教授选育的西农235、西农979等优良小麦品种,一代代西农人为保障粮食安全不断努力奋斗,将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齐力院长对学校做出了高度评价。齐力院长表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西部地区环境与生态作出了卓越贡献,培养了大批知农爱农的优秀人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赴吉林、北京调研队是研究院自成立以来来访的第一批西农队伍,希望以此为契机,诚挚邀请学校的专家教授及调研队伍来到中国农业大学梨树实验站(梨树县农业科学院)开展科研。

image.png       

       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据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赴吉林、北京调研队成员共12人,队员分别来自食品、人文、植保等多个学院,未来将在不同领域为黑土地的保护贡献出青春力量。

image.png

责任编辑:郑斯亓
相关文章
探访咸阳民办红色博物馆,于历史回响中感受信仰的温度

探访咸阳民办红色博物馆,于历史回响中感受信仰的温度

(陕西大学生网讯) 七月的咸阳,麦浪翻滚间藏着一处特殊的精神粮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调研小队走进这座由60后老兵魏德军耗时23年、斥资近千万打造的民办红色博物馆

化药学院调研队赴凤县主题学习调研:追寻红色足迹,感

化药学院调研队赴凤县主题学习调研:追寻红色足迹,感

为深化思想政治的引领作用,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7 月 25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药学院赴永利村调研队成员,前往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开展主题学习调研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在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毛鸣凤 供图 调研活动的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陕西省宝鸡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陕西省宝鸡市

8月2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数耕者 调研队赴“中国猕猴桃之乡”陕西省宝鸡市眉县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猕猴桃种植及数字化发展近况 。 团队深入汤峪镇猕猴桃 企业 生产基地 与 种植 农户 家庭,开展了“面对面”调研。 兄弟果业负责人带领调研

西北工业大学学子前往西安、延安等地感悟抗战精神

西北工业大学学子前往西安、延安等地感悟抗战精神

“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必须代代传承下去。”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为深入学习党在延安时期的革命历史,感悟延安精神的时代内涵,2025年7月5日至7月9日,西北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感悟

西北工业大学学子:青春铸盾秦巴行 网安赋能乡村兴

西北工业大学学子:青春铸盾秦巴行 网安赋能乡村兴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网络强国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引领青年学子助力乡村发展,西北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青春铸盾,清网兴乡”实践队在学院团委书记付强带领下,走进汉中开展实践。实践队结合学科特色,开展六天活动,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