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通往新发展的道路上,生态产业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繁荣农村消费市场,更好赋能乡村振兴。为了进一步了解地汉中市佛坪县的生态产业情况,掌握其发展动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生态旅游法治实践调研团在当地展开了更为深入的调研。
7月29日早上,队员们迎着清爽的风来到了佛坪县教场坝村的原生态蔬菜种植基地。通过对蔬菜大棚负责人的采访,队员们了解到,该蔬菜大棚于2020年建成,总投资326万元,占地面积32.5亩,主要作物是番茄、豇豆及西瓜,它们的种植主要是雇佣当地的农民,同时生产过程中会在专业的人员下进行数据采集及技术指导且不施加任何的农药以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纯天然。同时,负责人也提到:“蔬菜大棚生产的作物更多是当地自产自销,多由于人们了解程度普遍不高,以及交通运输不便利,导致产品很难被接受并保质保量地运输到外界。”在采访的过程中,负责人热情邀请队员一起品尝,队员们也真正领略到番茄醇厚的果香、酸甜可口的果味及软硬适中的品质,纷纷赞不绝口。
图1 负责人介绍蔬菜大棚
图2 队员品尝农产品
当天下午,队员们来到了龙草坪村对其中蜂、冷水鱼养殖业进行调研。通过实地走访调研,调研团了解到村围绕“农业体验+旅游观光、农业庄园+休闲度假、乡土风情+民俗旅游”发展定位,整合优势资源、突出产业特色,建设了以冷水鱼养殖园区、中蜂养殖示范基地、自然学校研学基地、特色民宿为主题的农旅融合产业园区。依托佛坪优越的生态条件,中蜂养殖示范基地实施中蜂病害防治用药无残留技术研究,推行中草药成分用药计划,建立蜂蜜质量控制体系。与此同时,该产业园区为保护当地天然的自然资源优势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例如,村庄农户有“门前三包”责任明白卡,即责任区划分、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四个方面全方位保护园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做到了绿色生态与经济循环发展。
一天的调研虽然充满了舟车劳顿及远距离的跋涉,让队员们深感筋疲力尽,但是也让队员们真切地体会到优质农产品的供给是农旅融合发展的必要前提。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面向未来,乡村文旅供给要紧跟消费升级趋势,推出更具文化味的优质产品,在更好满足游客旅游消费需求的同时,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生命力。
(陕西大学生网讯) 七月的咸阳,麦浪翻滚间藏着一处特殊的精神粮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调研小队走进这座由60后老兵魏德军耗时23年、斥资近千万打造的民办红色博物馆
为深化思想政治的引领作用,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7 月 25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药学院赴永利村调研队成员,前往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开展主题学习调研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在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毛鸣凤 供图 调研活动的第
8月2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数耕者 调研队赴“中国猕猴桃之乡”陕西省宝鸡市眉县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猕猴桃种植及数字化发展近况 。 团队深入汤峪镇猕猴桃 企业 生产基地 与 种植 农户 家庭,开展了“面对面”调研。 兄弟果业负责人带领调研
“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必须代代传承下去。”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为深入学习党在延安时期的革命历史,感悟延安精神的时代内涵,2025年7月5日至7月9日,西北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感悟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网络强国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引领青年学子助力乡村发展,西北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青春铸盾,清网兴乡”实践队在学院团委书记付强带领下,走进汉中开展实践。实践队结合学科特色,开展六天活动,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