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大力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探索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背景下,生态旅游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为探寻生态旅游发展实践经验,助力生态旅游赋能农业农村共同富裕,7月31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生态旅游法治实践调研团赴汉中市佛坪县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
佛坪县位于陕西省汉中地区东北部,地处秦岭山脉中段南坡山峦腹地,被称为“大熊猫的故乡”和“中国山茱萸之乡”。31日上午队员们首先在镇上的街道进行走访以了解当地的环境。在走访的过程中,队员们看到了一个山清水秀,绿意盎然的,拥有清新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小镇。郁郁葱葱的树木,清澈见底的水流,还有随处可见的宣传生态环境保护标语,真正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秦岭深处的佛坪县,作为“生态卫士”,忠实地履行着独特的使命,为建设大美秦岭、美丽中国奉献着“佛坪力量”。
图1 随处可见的宣传标语
图2 队员采访教场坝村村支书
31日下午调研团来到了佛坪县长角坝镇教场坝村。调研团成员对村支书进行了访谈,了解到凭借完善的基础设施、优越的自然风貌,教场坝村发展壮大“一旅二养三药”生态产业,加速推进特色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提质增效,全域旅游也迅猛发展,不断完善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互促共赢,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完美“落地”,在建设美丽与富强中国的道路上,书写着独特的瑰丽篇章。但村支书也提到了目前发展的问题是缺乏技术人才,所有的农作物都仅是生产的第一道线,没有进行精加工,不能获取作物更大的价值。
我们的国家处在新的发展阶段,要求我们要有新理念、新格局,在保护生态,建设生态的同时探寻生产力发展的道路,寻求人民富裕的制胜法宝。发展生态旅游,助力乡村振兴,需要更多专业技术人才的支撑。作为新一代西农人,理应深入社会实践,发现现实问题,让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协同推进,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2025年8月26日至30日,西北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红色基因 蓝色情怀”实践队在学工主管方雪老师的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指示精神,2025年7月,西安财经大学商学院宝塔财菁队师生赴延安革命纪念馆开展追寻红色财经足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实地研学党的财经工作历史,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 在红色文物
2025年7月15日至18日,由邢台市公益服务协会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暖乡筑梦团”成员参与的“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公益夏令营,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及周边区域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