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7日,经管学院赴白水县农业补贴对粮食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的影响调研队启程赴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开展调研活动。
虽然这个夏天炎热,但我们干劲十足。在前期充足的准备下,中期我们下乡实地调研就很轻松。我们调研的内容是农户家庭基本情况,与农业相关的补贴等等。结合小学期调研的经验,我们这次调研信心十足。
由于没有老师亲自带队,我们经管学院赴白水县农业补贴对粮食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的影响调研队分为三个小组,在不同的村子调研。首先,找村委会盖章就是个难题。我们不熟悉村子,首先得寻找村委会的具体位置,我们就问当村的农户们,其次就是让村委给我们盖章,多亏我们组有能说会道的人,和村委们聊的很欢,盖章当然不在话下。紧接着就是走街串巷,“逮”到谁就采访谁,这就不是随机样本了,不过能力有限,做不到随机样本。
这次调研,大部分农户都积极地接受我们的调研,只有一小部分不太友好。每个村子的情况基本都类似,所以我们每个小组尽量每半天换一个村子,以拿到更多的不同的样本。我们了解到每亩地粮补大概一年70元,没有最低粮食收购价补贴,很少有农户家里有拖拉机等农机,收小麦玉米都租用收割机收割,所以基本就没有农机购置补贴。调查发现,所有人都觉得补贴力度较小,近几年种地成本年年升高,种子化肥农药都在涨价,而唯独粮食价格不长,国家给的补贴杯水车薪,大家都说近些年种地能回本就不错,更不敢指望能挣多少。
这次调研采访,令我感触最深刻的一个农户是一个50岁左右的叔叔,他有三个孩子,大儿子,大女儿都是脑子有点问题,小儿子这两年去当兵了,叔叔自己前几年出去干活还伤到了腿,全家现在就靠种地为生。除此之外,还有低保户的最低保证,每个月一人300,虽然日子过的苦,但叔叔他们积极乐观,他们的日子必定会越过越好。
三下乡虽然结束了,但是收获却是如此的丰硕,通过这次活动我也更加坚信:乡村振兴需要全社会人共同努力,而作为当今大学生,年轻的我们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我们需要走出校园,踏上社会,走进农村,基层是青年锻炼的广阔舞台,大学生就应当在最好的年纪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奋斗和成长。
为深化思想政治的引领作用,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7 月 25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药学院赴永利村调研队成员,前往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开展主题学习调研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在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毛鸣凤 供图 调研活动的第
8月2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数耕者 调研队赴“中国猕猴桃之乡”陕西省宝鸡市眉县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猕猴桃种植及数字化发展近况 。 团队深入汤峪镇猕猴桃 企业 生产基地 与 种植 农户 家庭,开展了“面对面”调研。 兄弟果业负责人带领调研
8 月 16 日至 22 日,西北工业大学 “侗歌耘梦” 定向实践队响应贵州省团委“青春长征”专项活动号召,深入贵州省贵阳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开展 “青助乡村兴” 专题实践。实践队以实践为笔、以担当为墨,在田间地头探产业路径,在非遗工坊传文化薪火,
怀揣着对陕西省太白县蔬菜绿色生产的探索热忱,为进一步明晰陕西省太白县蔬菜生产过程中绿色农资投入等情况,2025年8月2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数耕者”调研队抵达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拐里村,开展蔬菜绿色生产专项社会调研。 太白县位于秦岭腹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技创新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被视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科技创新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为了深入推动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