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赴富平县乡村振兴调研队前往富平县刘集镇,对大张村村委张书记进行了采访。张书记介绍了大张村整组搬迁的过程及成效,并带领调研队走进新居,走访村民。
大张村是富平县的第一个新农村,全村的整组搬迁从2019年开始设计,到2021年3月开始入住,于去年秋季搬迁完成。搬迁建设后的大张村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基础设施更加齐全。乡村街道一改狭窄泥泞的前貌,变成了助力振兴的康庄大道。
张书记提到,从前大张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村里的基础设施很差。直到2019年县委县政府采取措施,将村民重整成6个小组,集体搬迁到现在的大张村。腾出的220亩耕地用来改善基础设施和建设羊场。通过土地流转的方法,全村22户已于2022年全面脱贫,青壮年劳动力也陆续返乡。
最后,调研队在张书记的带领下走访了几户村民。村民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一位党员村民笑着对调研队员说道:“农村的希望还在你们年轻一代哩!”是的,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青年回到乡村,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的活力。
为深化思想政治的引领作用,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7 月 25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药学院赴永利村调研队成员,前往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开展主题学习调研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在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毛鸣凤 供图 调研活动的第
8月2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数耕者 调研队赴“中国猕猴桃之乡”陕西省宝鸡市眉县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猕猴桃种植及数字化发展近况 。 团队深入汤峪镇猕猴桃 企业 生产基地 与 种植 农户 家庭,开展了“面对面”调研。 兄弟果业负责人带领调研
8 月 16 日至 22 日,西北工业大学 “侗歌耘梦” 定向实践队响应贵州省团委“青春长征”专项活动号召,深入贵州省贵阳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开展 “青助乡村兴” 专题实践。实践队以实践为笔、以担当为墨,在田间地头探产业路径,在非遗工坊传文化薪火,
怀揣着对陕西省太白县蔬菜绿色生产的探索热忱,为进一步明晰陕西省太白县蔬菜生产过程中绿色农资投入等情况,2025年8月2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数耕者”调研队抵达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拐里村,开展蔬菜绿色生产专项社会调研。 太白县位于秦岭腹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技创新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被视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科技创新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为了深入推动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