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3日,西安财经大学商学院木耳保卫队开启了为期15天的暑期“三下乡”实地调研活动,主要考察了柞水县支柱产业代表企业,了解了柞水县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现状,并于27日圆满结束。、
参观金米村木耳展销中心
柞水县在近年来的发展中,交通越来越发达,基础设施条件基本完善,自然和人文资源等也得到了合理利用,逐步确立并完善了矿产冶金、生态旅游、现代医药的三大主导产业体系,明确了“一主两优”的乡村振兴发展思路。队伍围绕乡村振兴视域下“小特产”成就“大产业”发展路径研究这一主题,探索总结基层党组织在企业管理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特色案例,对金米村木耳生产基地、柞水县旅游公司、陕西大西沟矿业有限公司、阳城纺织品进出口有限公司、乡村振兴先行区老庵寺村、木耳小镇、终南山寨等村落、企业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15天的实地调研使青年学子们对乡村振兴战略下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有了新的的认识,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良好契机,队员们积极走访,认真剖析问题,总结经验,力争为柞水发展特色产业建言献策。
队员近距离观察木耳
参观纺织厂车间流水线
参观终南山寨党群共享空间
与老庵寺村党支部书记座谈
另一方面,时值党的百年华诞,为了让队员们深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此次暑期调研过程中特别邀请了柞水县四位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老党员进行座谈。这一堂特殊的主题党课,让初心薪火相传,青年学子把使命永担在肩。
与光荣在党50周年党员座谈会
在此次调研活动中,队员们多渠道采集信息,洞察商户、游客、居民感受,提升了调研深度,活动过程受到多级媒体报道,影响力也得到了扩大。社会实践活动让同学们走出课堂、走进企业,体会专业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感受企业发展的灵魂与精髓。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帮助亿万人民脱贫的同时又成就了万千企业,让农村迎来了新面貌,居民们迎来了新生活。
采访老庵寺村民
采访终南山寨豆腐坊店主
通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成员紧扣时代主题,关注社会变迁,聚焦乡村振兴与社会发展的热点议题,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努力将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为响应《“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推动数字技术普惠应用”的要求,西安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AI启明”社会实践队于7月奔赴渭南韩城市,以“分层赋能、精准服务”为核心,开展覆盖多群体的AI科普与调研活动,用青春力量搭建起科技与民生之
为深入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聚焦特色农产品商业化发展痛点,8月15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人文学院赴杨陵区椒生村实践队走进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椒生村,调查当地猕猴桃产业的发展情况。 椒生村全村户籍人口1116人,共275户,其中常住人口仅460人,村里
为积极响应国家“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深入了解当前社会数字化转型需求,西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组建了“AI启明”社会实践队。实践队结合专业优势,于7月20日至25日前往渭南韩城市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旨在通过知识科普、操作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革命精神,感悟历史文化,7月10日至15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寻史悟今”实践团前往爷台山革命遗址、泥河古博物馆、金川湾石窟、秦直道起点遗址、甘泉宫遗址及咸阳纺织工业博物馆,接受
陕西大学生网讯 (通讯员 莫春莹) 文化乃国之重器、民族之魂,对于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坚定不移地推进“将贵州打造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地,加速构建多彩贵州文化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