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至18日,由邢台市公益服务协会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暖乡筑梦团”成员参与的“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公益夏令营,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及周边区域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为主题,通过四天沉浸式研学,融合红色教育、自然科普与素质拓展,为50名营员(其中包括20名邢台山区儿童)带来丰富而深刻的成长体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汲美萱、关颖、栗晓露等志愿者发挥专业特长与服务精神,协同其他高校及社会志愿者,全程保障活动开展
(汲美萱、关颖、栗晓露三人团队合影)
在红色教育环节,营员们前往抗日军政大学纪念碑前举行庄严仪式,手持鲜花肃立默哀、鞠躬致敬,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在抗大陈列馆内,营员们通过磨旧的草鞋、泛黄的照片和巨幅国旗展览,直观感受抗战岁月的艰苦与先烈们的奋斗精神。志愿者不仅协助现场引导与秩序维护,还主动承担部分讲解任务,以情景互动、故事讲述等方式,帮助孩子们理解红色历史,激发爱国情怀。
(学员们在烈士纪念碑前献花致敬)
(学员们在抗大纪念馆前合影留念)
自然探索与科普教育亦成为活动亮点。在前南峪生态景区,营员们开展徒步识别植物活动,学习野生植物分类与生态保护知识;水土保持科教馆中,志愿者结合农林专业背景,为孩子们讲解水土流失成因及防治措施,通过实物观察和互动问答增强科学认知。“神奇的古树”科普讲座则引导营员思考自然保护与人类发展的关系,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营员在前南峪水土保持研究所学习交流)
素质拓展课程设计多元且注重实效。开营破冰游戏迅速拉近孩子们的距离;演讲培训环节锻炼语言表达与公众讲话能力;团队协作项目则让营员在实践中学到沟通、信任与配合。心理课堂通过“五指图”游戏帮助孩子认知情绪、建立积极心态;书法疗愈课引导他们在笔墨间沉淀心灵;而“独一无二的我”分享会鼓励每个人勇敢表达自我、树立信心。
(学员们制作专属梦想板)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名来自邢台山区的儿童在此次活动中表现出显著的成长与融入。他们与城市孩子共同生活、学习、游戏,在集体中感受到温暖与平等。一位孩子在结营分享中说道:“原来大学这么美好,我以后也要努力学习,回家乡做贡献。”简单的话语,折射出夏令营在其心中播下的希望种子。
本次活动通过红色基因传承、自然教育渗透及综合素质培养,多维度助力青少年树立理想信念、拓展视野、提升能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子在实践中展现出卓越的组织能力、专业的知识素养和真诚的服务态度,有效提升了夏令营的教育效果与社会影响力。邢台市公益服务协会与高校志愿团队的协同合作,不仅为孩子们构筑了难忘的夏日记忆,也为“公益+研学+乡村振兴”模式积累了宝贵经验,体现出社会各界共同助力青少年全面成长的使命与担当。
2025年7月15日至18日,由邢台市公益服务协会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暖乡筑梦团”成员参与的“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公益夏令营,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及周边区域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随着《“十四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 “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促进非遗与产业融合” 政策的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成为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人文学院赴渭南市非遗时辰包子调研队前往
2025年7月20日至8月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沃野青锋—植保学院赴陕渝鲁实践调研团”六名学子赴陕西省礼泉县、重庆市梁平区和山东省烟台市等地,开展了为期16天的特色农业升级与乡村活力解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特色农业基地,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阆中市社会实践队来到了 素有 “阆苑仙境” 美誉的四川省阆中市 ,深入调研生产“阆苑三绝”的三家企业,旨在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现状,同时希望凭借调研团的力量,为扩大企业影响力、助力当地经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非遗传千载,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 学 生以 代码 之 力破解物流痛点 2025年8月1日至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邮政中心局调查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西安市灞桥区中国邮政公司中心局,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8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