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程燕 周昌昊 黄舒琪 付游)
地处湘北的桃源县丘陵连绵,漫山的油茶树绿意盎然。8月中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油茶兴农”实践团一行人循着习近平总书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的嘱托,在综合考虑调研时长、调研位置和产业发展情况后,扎进湖南省桃源县龙潭桥村,对当地油茶产业发展状况展开深度调研,在一棵棵油茶树间寻找乡村振兴的“金色密码”,也在一片片绿叶上审思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考题”,持续探寻这一传统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他们用脚步丈量祖国乡村,用专业学识探寻产业发展之道,展现了新时代农科学子的担当。
“一颗果到一滴油”的奇幻旅程
“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联合国粮农组织这样评价油茶。桃源县凭借亚热带季风气候、酸性红壤与“中国富硒之乡”的天然禀赋,把“硒+茶油”写进县域特色产业规划,让“桃源茶油”成为湘字号“金名片”。
油茶产业规模化发展成效显著。目前,全县已培育4家较大规模的茶油加工企业,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家,年生产加工能力近3万吨。湖南泥头山油茶开发有限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年产值达2.5亿元。走进湖南泥头山油茶开发有限公司文化展馆,1971年余汉畴同志将茶油赠予周总理的佳话仍在耳畔回响。“五十多年来,我们牢记总理嘱托,古法匠心与现代化工艺并重。”工作人员按下按钮,透明车间里茶果翻滚、低温压榨、适度精炼、超微过滤,金黄透亮的茶油汩汩而出。“我们的茶油采用物理压榨工艺,保留茶油固有的色香味和营养成份,颜色金黄清亮、口感清醇不腻,是实实在在的纯茶油!”工作人员骄傲地说。
图一 实践团成员参观公司文化展馆
图二 实践团成员参观公司生产车间
“有了补贴,才敢放开手脚干”
在龙潭桥村种植大户文良军老板的油茶基地里,以湘林210品种为主混种长林53号和华鑫品种的油茶林长势喜人,亩产可达2000斤,水肥一体化系统的全面覆盖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多亏了政府每亩1000元的品种改良补贴,改良成新品种后亩产直接翻了两番!”文老板介绍,他对油茶产业投入了极高的热情,自学相关种植技术;从事油茶种植十余年,坚持人工除草、施用有机肥,保证油茶品质。同时,他与重庆师范大学黄敦元教授合作,采用地蜂授粉,坐果率和鲜果产量显著提升,且成本低、无污染;积极探索产业新模式,曾尝试林下套种,尽管因基地机械化程度较低、人工成本高而未达到预期效果,但积累了相关经验。如今,他正计划建设农庄、开展研学活动,并期待与高校深化合作,攻克施肥技术难题。据乡政府张主任和该村副支书介绍,龙潭桥村3位种植大户油茶林面积达2500余亩,带动百余村民就业,让赋闲在家的老人有事可做。
图三 农户在文老板的油茶基地劳作
图四 实践团成员与文老板交流油茶基地发展情况
“窥见不足,奋勇前行”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走访,实践团发现当地产业发展仍面临一些现实难题:首先是产业链条尚不完整,产品销售渠道单一,收获的油茶大都自产自销,未能与企业开展合作;其次乡间道路系统不完善,交通不便导致散户管理难;滴灌系统覆盖不足,散户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且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直面困难与挑战,当地村委会拟采取开办农业合作社等措施解决相关问题,积极迈出破局之路的第一步,为推动产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图五 实践团成员与村民交流油茶种植情况
“党的二十大对建设农业强国作出部署,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在油茶林间回荡。带着这份嘱托,西农学子牢记习总书记“要大力发展好油茶产业”的嘱托,秉承着“诚朴勇毅”的校训穿行阡陌,丈量土地温度,记录产业痛点:如何补上链条缺口?怎样让茶油卖得远、卖得好?能否用数字技术解决劳动力短缺?
“问题清单”已列,“解题思路”正在孕育——队员们计划联合企业建立订单收购机制,引入小型山地轨道车破解运输难题,设计低成本的智能滴灌系统……“我们要让传统油茶嫁接现代‘芯片’,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实践团成员坚定地说。
暮色四合,油茶林被镀上一层金边。西农学子实践团坐在晒场,探讨着“油茶+研学”“油茶+康养”的新可能。金色答卷正在书写,绿色考题仍待作答,同学们将青春汗水浇灌乡村振兴,持续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为奏响乡村振兴的时代强音、擘画新时代乡村发展的壮美新篇贡献青春力量!
2025年7月15日至18日,由邢台市公益服务协会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暖乡筑梦团”成员参与的“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公益夏令营,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及周边区域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随着《“十四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 “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促进非遗与产业融合” 政策的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成为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人文学院赴渭南市非遗时辰包子调研队前往
2025年7月20日至8月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沃野青锋—植保学院赴陕渝鲁实践调研团”六名学子赴陕西省礼泉县、重庆市梁平区和山东省烟台市等地,开展了为期16天的特色农业升级与乡村活力解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特色农业基地,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阆中市社会实践队来到了 素有 “阆苑仙境” 美誉的四川省阆中市 ,深入调研生产“阆苑三绝”的三家企业,旨在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现状,同时希望凭借调研团的力量,为扩大企业影响力、助力当地经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非遗传千载,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 学 生以 代码 之 力破解物流痛点 2025年8月1日至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邮政中心局调查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西安市灞桥区中国邮政公司中心局,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8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