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匠心守艺 青春赋能——材料学子探访非遗大师何万昌的传承之路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2025-08-27 浏览:

当马勺脸谱的浓烈色彩遇上凤翔泥塑的质朴线条,会碰撞出怎样的文化火花?7月15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宝鸡凤翔,专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勺脸谱""凤翔泥塑"双料传承人何万昌,解码传统工艺的质量基因,记录非遗传承的破局之思。

31.jpg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何万昌大师及工作室成员合影留念 摄像 陈奕泽

一笔一画皆匠心:非遗里的"质量密码"

在何万昌的创作工坊里,实践团成员见证了巴掌大的泥塑要经历选土、捶打、阴干等12道工序。"凤翔泥塑的土必须用村东头三米下的红黏土,掺棉絮反复揉搓200次以上。"何万昌捏起一块泥坯示范,泥团在他手中竟发出清脆的"啪啪"声,"这是老辈人传下来的检验标准——声如磬响才算合格。"

团队成员郭一霖尝试绘制马勺脸谱时,因运笔力度不均导致色彩晕染。何万昌立即叫停:"关羽的红要分九次上色,每次都得等前一层完全干透。"他展示工作室的"废品角",堆放着上百个因细微瑕疵淘汰的作品,"非遗不是旅游纪念品,质量就是传承的命根子。"

32.jpg

图为团队成员尝试绘画马勺脸谱 摄像 陈奕泽

青黄不接之困:老手艺遇到新考题

谈及传承现状,这位62岁的老艺人掏出泛黄的笔记本:近五年带过的十余个徒弟中,仅3人仍在坚持。"年轻人嫌泥巴脏、画脸谱累,学半年就跑去做直播了。"更让他忧心的是,市场上充斥的树脂仿制品,以9.9元包邮冲击着手工泥塑的生存空间。

实践团调研发现,传统非遗正面临"双重断层":一方面,纯手工制作周期长、收益低,导致传承人队伍萎缩;另一方面,机械化量产产品挤压正宗非遗的生存空间。何万昌指着墙上褪色的获奖证书苦笑:"得了这么多奖,却找不到接棒的人。"

33.jpg

图为马勺脸谱制作剪影 摄像 陈奕泽

青春方案:让老手艺"潮"起来

"能不能用3D扫描建立泥塑纹样数据库?""马勺脸谱的矿物颜料配方可以做成标准化色卡。"实践团成员结合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提出"传统工艺+现代科技"的解决方案。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专业学生现场演示了设计的"Q版马勺"文创草图,将传统脸谱与动漫元素结合,引发何万昌浓厚兴趣。

团队还策划了"非遗进校园"推广计划,拟通过短视频拍摄、研学课程开发等方式扩大传播。何万昌激动地说:"你们这些娃娃懂技术、有想法,说不定真能帮这传统老手艺闯出新路子!"

 

据悉,该实践团后续将与凤翔文化馆共建非遗保护工作站,运用材料分析技术建立泥塑原料数据库,为传统工艺注入青春动能。正如带队教师樊晓莹所言:"守护非遗不仅要留住技艺的形,更要传承匠心的魂。"

(通讯员 朱航)


责任编辑:秦圳毅
相关文章
探市集活力,绘乡村新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

探市集活力,绘乡村新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

探市集活力,绘乡村新图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专项实践服务长安区和美乡村建设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长安太乙宫解码传统市集发展密码 为深入观察乡村经济脉络,服务地方发展,探寻和美乡村建设路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专项实践服务长安区和

探市集活力,绘乡村新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探市集活力,绘乡村新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在乡村中蜗居的城市追梦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学子赴长安区三益村探寻和美乡村实践路径 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引导青年学子深入基层、扎根乡土,7月12日至1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长安区和美乡村实践路径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奔赴三益村,开展了一

研乡建路径 绘和美乡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赴

研乡建路径 绘和美乡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赴

研乡建路径 绘和美乡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赴长安区探寻和美乡村实践路径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抱龙村调研纪实 2025 年7月中旬,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赴长安区探寻和美乡村实践路径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西安市长安区子午街道抱龙村,围绕民生保障、乡村

踏访潼关探遗珍,建院青年护文脉 —— 西安建筑科技大

踏访潼关探遗珍,建院青年护文脉 —— 西安建筑科技大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宋昊昕 马嘉炜) 寻文脉根魂,守古韵新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夏文脉寻踪团于8月27日奔赴潼关,开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依托建筑、规划专业优势,深入古城街巷、博物馆及历史遗迹,在实地调研中锤炼专业技能,为当地文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学子前往兰州开展社会实践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学子前往兰州开展社会实践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兰州红色党史学习之旅 红色烽火·党史传承 近日,西京学院行健书院“红色烽火,党史传承”实践团队员们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兰州红色党史学习之旅,以实际行动探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在金城兰州留下了深刻的青春印记。 实践团抵达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