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25年7月25日至8月1日,西北大学法学院“延河星火,青春纪行”队走进延安,开展为期八天的“三下乡”红色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循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先后前往延安革命纪念馆、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等红色阵地,感受革命先辈在艰苦环境中坚守信仰、奋勇斗争的峥嵘岁月。
宝塔山巍峨矗立,镌刻着烽火岁月的记忆;延河水奔流不息,激荡着红色精神的血脉。延安,这座在中国革命史上熠熠生辉的圣地,曾是党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至解放战争初期的“心脏”——既是指挥全国革命的中枢,也是支撑战略全局的后方。从1935到1948年,中国共产党在此扎根十三载,带领中国人民打赢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擘画了解放战争的壮阔蓝图,孕育出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写下了永载史册的壮丽篇章。为了读懂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层内涵,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2025年7月25日至8月1日,西北大学法学院“延河星火,青春纪行”实践队走进延安,开展了为期八天的“三下乡”专项活动。通过探访革命旧址、研读历史资料、缅怀革命先烈,让青年学子在实地感悟中筑牢理想之基。
圣地溯源:触摸历史明真知
7月26日,实践队首站来到延安革命纪念馆。推开展厅大门,一件件带着岁月痕迹的革命文物、一帧帧定格历史瞬间的老照片、一页页泛黄的文献资料,像无声的讲述者,把党在延安的十三年风云历程娓娓道来。这里能看到红军长征落脚陕北的艰辛、延安成为抗战指挥中心的担当、新民主主义试验区的探索;能读懂党的建设如何一步步推进、毛泽东思想如何成为指路明灯;能了解夺取全国胜利的战略布局,更能领悟“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到底是什么。队员们边走边看,在历史细节中读懂了党领导革命走向胜利的密码,也真切感受到延安精神穿越时空的力量。
第二天,实践队走进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斑驳的土墙、简陋的桌椅,处处透着当年的质朴与坚韧。队员们重点了解了边区政府的发展历程,特别是“三三制”政权如何让老百姓真正当家作主,以及在经济、教育、民生、军事等方面创下的亮眼成绩。站在旧址里,仿佛能看到当年军民一起开荒种地、办学堂、搞生产的场景——政权建设的文件里藏着民主的智慧,生锈的农具上沾着奋斗的汗水,泛黄的课本里写着教育的初心。大家终于明白,正是这种扎根群众、敢闯敢试的劲儿,让边区成了革命圣地最坚实的根基。这份跨越时空的初心,也成了激励我们新时代奋斗的动力。
英灵长祭:忠魂励我勇担当
实践队怀着沉重而崇敬的心情来到四八烈士陵园。苍松翠柏间,烈士纪念碑静静矗立。队员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向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献出生命的英烈们敬礼、鞠躬,默默哀悼。那一刻,周围安静得能听到心跳,大家仿佛看到了先烈们冲锋陷阵的身影。正是他们用热血践行了“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誓言,才换来了今天的和平。这份震撼深深烙印在每个人心里,也让大家更加坚定:要接过红色接力棒,扛起新时代的责任。
新闻炬火:真理之声伴征程
走进延安新闻纪念馆,队员们被眼前的一切触动:老旧的印刷机、带着油墨香的战地报道、简陋的工作环境……原来在当年,新闻工作者就是拿着这些“武器”,在党的领导下宣传真理、发动群众。旁边的清凉山更是“红色新闻摇篮”,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新华社、解放日报社等都曾在这里扎根,见证了党的新闻事业从窑洞走向全国的历程。这正是毛泽东“深入群众,不尚空谈”的指导思想在宣传领域的生动写照,也让队员们真正懂了:笔杆子也是武器,宣传工作从来都关乎人心向背。
实践淬思:薪火永续启新程
八天的延安之行画上了句号,但红色的种子已在心里发芽。队员们通过看实物、听故事、读史料、沉浸式体验,真切触摸到了历史的脉搏,也读懂了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在延安时期到底是怎样落地生根的。延安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在那个年代的生动体现,是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里闪亮的一环。这次实践不仅让大家对党史、新中国史有了更深的理解,还更像一次精神上的“充电”。队员们都觉得,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必须当好红色精神的“传火者”,把在延安的收获变成学习的动力、成长的养分,用实际行动为中国梦添砖加瓦,让青春在服务社会中绽放光彩。
探市集活力,绘乡村新图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专项实践服务长安区和美乡村建设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长安太乙宫解码传统市集发展密码 为深入观察乡村经济脉络,服务地方发展,探寻和美乡村建设路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专项实践服务长安区和
在乡村中蜗居的城市追梦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学子赴长安区三益村探寻和美乡村实践路径 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引导青年学子深入基层、扎根乡土,7月12日至1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长安区和美乡村实践路径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奔赴三益村,开展了一
研乡建路径 绘和美乡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赴长安区探寻和美乡村实践路径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抱龙村调研纪实 2025 年7月中旬,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赴长安区探寻和美乡村实践路径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西安市长安区子午街道抱龙村,围绕民生保障、乡村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宋昊昕 马嘉炜) 寻文脉根魂,守古韵新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夏文脉寻踪团于8月27日奔赴潼关,开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依托建筑、规划专业优势,深入古城街巷、博物馆及历史遗迹,在实地调研中锤炼专业技能,为当地文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兰州红色党史学习之旅 红色烽火·党史传承 近日,西京学院行健书院“红色烽火,党史传承”实践团队员们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兰州红色党史学习之旅,以实际行动探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在金城兰州留下了深刻的青春印记。 实践团抵达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