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感受民族团结的生动实践与文化传承的深厚底蕴,7月22日,长安大学“多彩民族伊犁情·绿电赋能丝路行”暑期社会实践队在伊犁开展系列活动,先后走进红石榴社区参观铸牢中华民族文化展、拜访民族团结模范吴秀芳老人,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民族团结的温度,探寻文化根脉的厚度。
观展识同心:红石榴社区里的“团结答卷”
7月22日上午,实践队走进红石榴社区“察布查尔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厅”。踏入展厅,一幅幅民族团结模范的事迹长卷徐徐展开:从戍边岁月的执着坚守到共富路上的携手实践,展厅里的每一件实物、每一段故事,既沉淀着历史的厚重,又涌动着时代的鲜活。它们像一把把钥匙,解码着边疆大地“多元一体”的深层密码,让青年学子真切触摸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温度。
访贤承深情:吴秀芳老人的“民族情缘”
实践队在红石榴社区吴秀芳工作室,拜访了“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吴秀芳奶奶。吴秀芳奶奶与实践队员亲切交谈了一小时有余,队员们纷纷对吴奶奶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表示赞叹。“我们两个家庭结合以后,共有8个孩子,是锡伯族和汉族两个民族组成的一个家庭。”吴秀芳与崔国新共同养育了8名子女,2000年起,随着家庭条件的不断改善,吴秀芳开始投身公益事业,用自己退休金和卖牛奶的钱,资助贫困学生,20多年来,资助学生涵盖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多个民族。
今年七十岁的吴秀芳“退休不褪色”,继续公益事业,积极参与社区的各项活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向年轻一代讲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她的家庭,成为了民族团结和公益事业的生动教材,激励着更多家庭将这份爱与责任传承下去。吴秀芳用一生诠释“党员初心”与“母亲大爱”。这场对话,让队员们深刻领悟:铸牢共同体意识,藏在无数“吴秀芳”的日常里——以爱拥抱差异,以责守护团结,让“小我”汇聚成“同心向党的大我。”
供稿:阿娜尔 叶丽娜
供图:蒋铮 齐娜尔
校对:杨哲
指导老师:彭阳
推开故居厚重的大门,仿佛穿越时空。木质旋转楼梯、欧式彩绘玻璃、留存完好的生活陈设,无不还原着当年的生活场景。队员们认真聆听讲解,从张学良将军青年时期的抱负,到“西安事变”的历史抉择,每一段故事都让人热血沸腾。大家驻足于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实物
8月27日下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数名学生组成调研团队,先后 抵达 延安世纪网展科技有限公司 与安塞区高桥镇高山苹果种植果园, 以参观 、交流访谈 等 形式,深入了解延安苹果产业电商赋能模式与种植 生产 现状 等 ,为助力乡村 全面 振兴积累实
探市集活力,绘乡村新图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专项实践服务长安区和美乡村建设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长安太乙宫解码传统市集发展密码 为深入观察乡村经济脉络,服务地方发展,探寻和美乡村建设路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专项实践服务长安区和
在乡村中蜗居的城市追梦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学子赴长安区三益村探寻和美乡村实践路径 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引导青年学子深入基层、扎根乡土,7月12日至1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长安区和美乡村实践路径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奔赴三益村,开展了一
研乡建路径 绘和美乡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赴长安区探寻和美乡村实践路径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抱龙村调研纪实 2025 年7月中旬,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赴长安区探寻和美乡村实践路径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西安市长安区子午街道抱龙村,围绕民生保障、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