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包公故里非遗行,特色驴肉助振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子赴肥东县开展实践活动

2025-08-23 浏览:

为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赴肥东县“包罗万乡”调研队于2025年7月29日走进安徽省肥东县包公镇,在包公故里探访非遗技艺,对话乡村产业,用脚步丈量振兴之路,用专业助力非遗传承。 

                                                                                       感悟包公精神,共话乡村振兴

实践团走进安徽省肥东县4A级景区包公故里文化园,在青砖黛瓦间感悟"清正廉明"的为官之道,在楹联碑刻前品读"铁面无私"的司法精神,在廉政展厅里体味"刚正不阿"的人格魅力,在历史长廊中追寻"孝悌忠信"的家风传承。随后,团队成员一同与包公镇团委副书记展开座谈,围绕“文化如何赋能乡村振兴”展开深入交流,副书记提到青年人回到家乡,进行家乡建设意义非凡。通过交谈,实践团了解到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包公镇与时俱进探索文旅融合新方案,因地制宜,整合优质人文与自然资源,融合非遗洋蛇灯文化。团队成员也积极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为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交流会.jpg

                                                                   图为实践队和当地团委交流座谈现场。覃兰清 供图

                                                                                   食品科普进社区,健康知识惠民生

实践期间,团队成员发挥专业优势,在包公社区开展食品科普讲座。讲座现场,团队成员精心准备了丰富多样的科普内容。通过播放趣味视频,主讲人生动形象地揭示了生活中食品存储不当的现象并讲解了食品选购技巧、储存方法等实用知识。“隔夜菜要怎么处理才安全?”“如何辨别优质肉类?”等问题引发了居民们的讨论,居民纷纷表示原来冰箱不是“保险箱”,这些知识很实用。团队成员文同学在调研笔记中写道: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而食品安全则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团队希望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把专业知识转化为老百姓听得懂、用得上的生活常识,帮助居民们直观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用专业知识和青春热情服务社区,使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食品科普进社区.jpg

                                                                                图为食品科普宣讲现场。覃兰清 供图

                                                                                  对话政府部门,解码“驴巴”振兴

石塘驴巴作为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深厚历史,其独特的“腌、卤、熏”工艺使其成为皖中地区特色美食代表。然而,产业发展仍面临传承断代、小作坊式生产等问题。非遗驴巴不仅是美食,更是文化符号和产业抓手,为深入挖掘非遗文化价值,推动特色产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实践团队赴石塘镇与镇团委书记、农业农村部门和乡村振兴办相关领导及当地民营企业代表开展“非遗驴巴促进乡村振兴”专题座谈会。会议围绕驴巴非遗技艺的保护传承、产业升级、文旅融合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寻非遗美食的现代化发展路径。实践团成员也纷纷提出建议,座谈会上政府表示积极支持非遗驴巴发展,推动品牌建设与产业升级,探索“非遗+旅游”新模式。未来,石塘镇计划围绕“文化+产业+旅游”模式,推动驴巴从传统作坊走向现代化生产,从地方特产升级为全国品牌,让千年非遗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非遗驴巴赋能乡村振兴交流会.jpg

                                                                    图为实践队和当地政府交流座谈现场。巫宇婷 供图

                                                                                         走进非遗工坊,触摸匠心技艺

为了近距离感受这项传承千年的美食技艺,团队走进了当地具有代表性的两家非遗驴巴工坊,聆听了负责人们对工艺流程的介绍。在与非遗传承人的交流中,见证了传统工艺与现代生产的碰撞,非遗传承人罗师傅说道:“非遗是乡土记忆的载体,而创新传承则是非遗焕新的关键。”在政府助力下,传统技艺焕发新生,虽然核心工艺仍坚持古法,但在包装、灭菌等环节已经引入先进设备,并且通过电商平台,非遗驴巴产品能卖到全国各地。然而,负责人们都谈到产业发展在原料供应、标准化生产、市场竞争等方面仍面临挑战。实践团围绕非遗驴巴食品产业发展在当地同时进行了线上线下问卷调查,根据所学总结出相关方法建议。

访谈非遗传承人(1).jpg

                                                                      图为实践队与非遗传承人交流现场。覃兰清 供图

此次活动为青年学子搭建了从课堂到社会的成长阶梯。团队在实践中不仅挖掘了包公文化的时代价值,更明确非遗技艺的传承,需要守正,更需要创新,让食品专业知识在非遗传承行动中熠熠生辉,为非遗食品注入新思路。在政府支持、企业投入和匠人坚守的共同作用下,这项千年美食技艺将焕发新的生机,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助力。未来,团队成员也将持续关注乡村发展,在各自领域深耕,运用科学知识筑牢发展基石,让青春在乡村振兴中绽放光彩。

合照(1).jpg

                                                                                           图为团队合照。巫宇婷 供图


责任编辑:文馨蓉
相关文章
三下乡特辑|走进张学良故居,触摸百年家国记忆

三下乡特辑|走进张学良故居,触摸百年家国记忆

推开故居厚重的大门,仿佛穿越时空。木质旋转楼梯、欧式彩绘玻璃、留存完好的生活陈设,无不还原着当年的生活场景。队员们认真聆听讲解,从张学良将军青年时期的抱负,到“西安事变”的历史抉择,每一段故事都让人热血沸腾。大家驻足于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实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陕西省延安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陕西省延安市

8月27日下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数名学生组成调研团队,先后 抵达 延安世纪网展科技有限公司 与安塞区高桥镇高山苹果种植果园, 以参观 、交流访谈 等 形式,深入了解延安苹果产业电商赋能模式与种植 生产 现状 等 ,为助力乡村 全面 振兴积累实

探市集活力,绘乡村新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

探市集活力,绘乡村新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

探市集活力,绘乡村新图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专项实践服务长安区和美乡村建设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长安太乙宫解码传统市集发展密码 为深入观察乡村经济脉络,服务地方发展,探寻和美乡村建设路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专项实践服务长安区和

探市集活力,绘乡村新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探市集活力,绘乡村新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在乡村中蜗居的城市追梦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学子赴长安区三益村探寻和美乡村实践路径 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引导青年学子深入基层、扎根乡土,7月12日至1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长安区和美乡村实践路径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奔赴三益村,开展了一

研乡建路径 绘和美乡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赴

研乡建路径 绘和美乡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赴

研乡建路径 绘和美乡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赴长安区探寻和美乡村实践路径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抱龙村调研纪实 2025 年7月中旬,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赴长安区探寻和美乡村实践路径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西安市长安区子午街道抱龙村,围绕民生保障、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