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韦芮萱)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论述,探寻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财经工作“源头活水”,西安财经大学商学院“传承红色基因,立志财经报国”实践队结合学科特色,聚焦“红色财经”实践主题,前往陕西省延安市开展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深入学习延安时期的红色财经史,着力将宝贵的红色财经文化转化为独特的实践育人优势,积极探索“基于红色财经育人背景下财经类高校实践育人”新趋势、新路径、新模式,持续推动红色财经育人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品牌化。
![]()
(实践团队在延安市宝塔山下合影)
坚守红色审计初心,“行走的思政课”入脑入心
为深入了解延安时期红色审计的发展历程与宝贵经验,实践团队全体成员先后参观了延安市审计局“红色印记—延安时期的审计工作”陈列布展、兴业证券延安投资者教育基地等地。在参观过程中,实践团队成员详细了解了红色审计一步步助力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光辉历程,进一步明确了红色审计对新时代财经类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意义与时代价值。大家纷纷表示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忘红色财经初心、牢记财经报国使命。
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延安精神、培育时代新人,进一步巩固拓展社会实践成果,实践团队决定通过党课录制与理论宣讲,呈现一堂堂蕴含时代精神与乡土情怀的“互动式思政课”,辐射带动更大范围的青年群体,矢志让思政课堂在红色遗址“落地生根”。
![]()
(实践团队在延安市审计局“红色印记—延安时期的审计工作”陈列布展外广场合影)
![]()
(实践团队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合影)
挖掘红色货币故事,红色财经文化可感可知
为了全面深化对红色货币的认识与了解,实践团队参访了延安南区合作社纪念馆等地。在讲解过程中,一个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细节深深打动了在场师生。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为稳定经济、保障民生,曾发行过面值“七角五分”的边区货币,其独特面值背后蕴含着丰富智慧。这是我党在复杂环境下立足客观实际、创新财经实践、维护群众利益的真实写照。
![]()
(图为1940年光华商店发行的柒角伍分代价券)
解码红色历史坐标,红色会计研究见行见效
为进一步弘扬红色会计文化,实践团队参访了陕甘宁边区银行纪念馆等地。“延安时期,无数会计工作者坚持用精准的账目记录革命的艰辛与辉煌,为支持抗日战争和边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讲解员的声音仿佛将队员们带回到了那个艰苦却充满力量的年代。在聆听完讲解后,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红色会计文化为当代财经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他们矢志为弘扬红色会计文化、培育时代财经新人贡献青春力量。
![]()
(实践团队在陕甘宁边区银行纪念馆合影)
深化校企交流合作,红色财经育人走深走实
兴业证券延安投资者教育基地以“红色之光,希望之路”为主题,分为红色金融区、集团党建区和投教主题区三个部分,系统展示了从闽西到陕北,从“星星之火”的苏区根据地到“燎原之势”的红色中国,近三十年中国红色财经发展的峥嵘岁月。团队师生在基地投教专员的讲解引导下,参观了投教基地的各个展区。大家通过丰富的展陈与专业的讲解,直观了解了财经行业的发展脉络,特别是红色财经文化助力国家建设的光辉历程。
参观结束后,西安财经大学商学院与兴业证券延安投资者教育基地召开座谈会,双方互相介绍各自单位情况并分别致辞。随后,双方成功举办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合作签约授牌仪式。
双方表示,将以此次签约授牌为契机,依托延安红色资源,加强校企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志愿服务等方面的紧密联系,着力将人才培养与投资者教育及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合力打造特色鲜明的校企合作红色财经育人特色品牌。
![]()
(团队师生在兴业证券延安投资者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
(双方成功举办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合作签约授牌仪式)
深耕实践育人品牌,立志财经报国笃信笃行
近年来,西安财经大学商学院坚持“红色财经”育人特色,构建“党建引领+红色传承+专业实践”育人模式。西安财经大学商学院“传承红色基因,立志财经报国”实践队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红色财经”调研主题与实践特色,积极探索红色文化与财经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路径,着力培养一批兼具扎实财经专业素养与深厚红色文化底蕴的时代新人,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财经人才。实践团队全体成员将树立远大理想、勇担时代重任,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铿锵誓言书写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
![]()
(团队师生在兴业证券延安投资者教育基地合影)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凝心聚力担使命,青春奋进建新功。为激扬报国之志、砥砺强国之行,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专硕S5188班团支部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全体成员热情参与,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青春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交大学子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团在蓝田县前卫镇 大亮村 为当地儿童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团辅活动。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