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安大学赴河南洛阳“河洛文脉,匠心传承” 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长安大学“河洛文脉,匠心传承”暑期社会实践队于8月16日赴洛阳非遗埙舍开展专题调研。实践队通过对话非遗传承人、学习古埙演奏等方式,探寻千年古埙的永恒魅力。
![]()
合影
8月16日上午,实践队前往古埙演奏技艺第三代传承人谢雪华的非遗埙舍,学习了埙的起源、形制演变与独特音律。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其声音古朴、低沉,如同历史的回声,传递着古人的情感与哲思。
![]()
![]()
访谈
随后,队员们跟随谢雪华学习了埙的演奏技法,包括持埙姿势、气息控制和按孔指法等。看似简单的吹奏,实则对气息的控制和指尖的协调性有极高要求。队员们沉浸其中,专注投入,从基础音阶起步,反复练习,细细体味每一个音符背后的技艺与韵味。
![]()
![]()
学习古埙演奏
古埙,这承载着千年文化的乐器,在时光中沉淀出深邃的回响。当埙声穿越时空,低沉而苍凉的韵律悠悠响起,青年们仿佛聆听到了华夏文明深沉而古老的脉动。实践队将持续探索活态传承与时代创新的融合之路,自觉担当守护文明薪火、赓续文化基因的时代重任,用青春旋律吹响新时代青年坚定文化自信的嘹亮号角。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凝心聚力担使命,青春奋进建新功。为激扬报国之志、砥砺强国之行,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专硕S5188班团支部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全体成员热情参与,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青春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交大学子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团在蓝田县前卫镇 大亮村 为当地儿童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团辅活动。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