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旅深度融合成为时代发展新趋势,青年投身社会实践服务、实现自我价值需求日益高涨的时代浪潮中,西安财经大学“志在雁行队”在西安多地开展了为期9天的文旅志愿服务活动。此次实践活动不仅旨在通过志愿服务缓解景区人员压力,更致力于实地深入探索文旅赋能大学生成长的多维路径,为高校社会实践育人与文旅行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图为实践团队队员合照(供图 颜露蕊)
周密筹备筑牢实践根基。为确保实践活动的顺利推进,“志在雁行队”在出发前进行了细致的规划。团队根据成员各自的专业背景和技能特长,划分为调研组、推文组、宣传组、视频组和财务组五个专项小组,明确分工。筹备阶段,团队多次推演行程细节,涵盖物资采购、交通路线及紧急预案等。活动期间,团队坚持每晚召开总结会议:各组组长汇报当日进展,梳理问题与不足;队长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次日行程,细化分工。通过这种高效的安排,团队以充分的准备,周密的安排,为实践之旅筑牢基础。
图为开会场景(供图 罗佳钰)
扎根一线践行志愿担当。当下,文旅产业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增长、促进文化交流传承的重要力量。但在旅游旺季时,热门景点游客数量呈爆发式增长,景区志愿者数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这不仅影响游客的游览体验,也给景区管理和服务带来挑战。因此,“志在雁行队”的队员们前往钟鼓楼、陕西历史博物馆、城南客运站、西安城墙和雁塔区青年服务站五个站点,开展文明旅游宣传、文明引导、人流疏导和旅游咨询等志愿服务,为游客提供便利,缓解景区服务压力。
在钟鼓楼,队员们站在售票处旁,耐心指导游客进行线上购票,详细讲解免票政策的适用范围;在安检口前,协助工作人员指引游客有序排队过安检,提醒游客遵守安检规定,注意携带物品的安全;在存包处,帮助游客免费寄存大件行李,提醒游客参观不能带打火机;在钟鼓楼内部,监督游客参观时的行为,及时进行文明劝导,提醒游客爱护文物、保持安静,为钟鼓楼的安全参观环境增添保障。
图为队员在钟鼓楼存包处帮助游客寄存行李(供图 罗佳钰)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外,行李寄存处的队员们面对游客关于收费寄存流程的询问,始终保持微笑,耐心细致地讲解从收费标准、寄存时长到取件方式的每一个关键信息。在综合服务窗口,面对络绎不绝的游客和“票怎么预约、能不能现场买票”等各类问题,队员们条理清晰地解答,帮助游客快速了解预约流程,还详细掌握各种门票优待政策,确保每一位游客都清楚进馆要求 。
图为队员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帮助游客操作存包小程序(供图 罗佳钰)
城南客运站里,售票区的队员们手把手引导旅客完成从车次筛选、时间确定到支付完成的购票全流程。进站口的队员们则面对旅客关于车次、候车厅位置、行李托运等疑问,凭借提前储备的知识和对站内环境的熟悉,给予全面、准确的解答。
图为队员在城南客运站帮助游客购票(供图 罗佳钰)
在西安城墙景区,考虑到线上购票对部分游客存在困难,队员们主动上前,一对一指导游客使用微信小程序完成门票购买,将复杂操作流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演示。队员们还向游客系统介绍景区内部设施分布,推荐城墙周边特色美食和小众打卡点,助力游客深度领略古城文化魅力。
图为队员在西安城墙为游客指引文旅景点(供图 赵培雯)
在雁塔区青年服务站,队员们为需要帮助的行人免费提供口罩、饮用水、雨衣雨伞等物资。当外地游客对周边景点存在疑问时,队员们结合自身了解和提前准备的资料,给出合理的游玩建议和路线规划。
图为队员在青年服务站给游客取口罩(供图 白诗萌)
多维行动拓展活动价值。在开展志愿服务的同时,团队同步推进调研工作:通过采访景区工作人员及大学生志愿者、设计实施问卷调查,收集文旅实践与大学生成长关联性的一手数据。为扩大活动影响,团队在校内组织了宣传活动,向同学介绍志愿服务情况。这种“校外实践与校内宣传”的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知度和参与意愿。
图为队员在宣传外展上进行宣传(供图 沈妍)
这个暑期,“志在雁行队”不仅为大量游客提供了切实的服务,更通过调研与宣传,收集到文旅实践与大学生成长关系的相关数据。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志在雁行队”成员们成长路上的一段宝贵经历,更是她们将小我融入大我、践行青年担当的生动缩影。未来,西安财经大学“志在雁行队”将继续秉持初心,联合校内专业教师,探索高校社会实践与文旅产业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为推动文旅事业发展和大学生成长贡献更多力量。
为深化思想政治的引领作用,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7 月 25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药学院赴永利村调研队成员,前往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开展主题学习调研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在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毛鸣凤 供图 调研活动的第
8月2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数耕者 调研队赴“中国猕猴桃之乡”陕西省宝鸡市眉县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猕猴桃种植及数字化发展近况 。 团队深入汤峪镇猕猴桃 企业 生产基地 与 种植 农户 家庭,开展了“面对面”调研。 兄弟果业负责人带领调研
8 月 16 日至 22 日,西北工业大学 “侗歌耘梦” 定向实践队响应贵州省团委“青春长征”专项活动号召,深入贵州省贵阳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开展 “青助乡村兴” 专题实践。实践队以实践为笔、以担当为墨,在田间地头探产业路径,在非遗工坊传文化薪火,
怀揣着对陕西省太白县蔬菜绿色生产的探索热忱,为进一步明晰陕西省太白县蔬菜生产过程中绿色农资投入等情况,2025年8月2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数耕者”调研队抵达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拐里村,开展蔬菜绿色生产专项社会调研。 太白县位于秦岭腹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技创新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被视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科技创新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为了深入推动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