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部署,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近日,长安大学"碳寻唐山转型迹·绿绘钢城锦绣篇"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二十二冶”)开展调研走访,深化校企合作,共探绿色发展路径。
产教融合育新才 校企协同促转型
在建筑工程学院团委书记朱文婕带领下,实践队与二十二冶团委书记王洋、团委副书记荣琛、人力资源部杨晓恬等开展座谈。
座谈会上,二十二冶团委书记王洋详细介绍了企业发展历程与业务布局,近年来,企业聚焦光伏新能源、装配式建筑等新兴领域,持续推动产业绿色升级。杨晓恬指出,随着企业向智能建造、绿色施工领域转型,企业对具备数字化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显著增加。朱文婕重点介绍了学院在智能建造、绿色建筑等领域的教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成果。双方围绕产教融合、实习实训、科研合作、青年人才培养、团组织建设等议题开展深入交流,共同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为深化校企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座谈现场
全息沙盘瞰全局 数据驾驶舱显实效
在数字化展厅中央,企业自主研发的"绿色建造智慧驾驶舱"系统尤为瞩目。通过环形巨幕与交互控制台,实践队实时调取了中冶旗下各集团碳排放数据、全国在建项目进度及施工现场AI监控画面。随着操作员演示BIM+GIS三维建模系统,唐山某装配式住宅项目的构件生产、运输、吊装全流程数据跃然屏上,实现"一屏统览全产业链"的数字化管控。
参观科技展厅
智造产线呈万象 绿色转型启新程
实践队实地参观了现代化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自动化生产线精准完成构件预制,机械臂与工人协同作业的场景,生动展现了"20天建成一栋楼"的建造革新。在绿色建材展示区,采用纯木重组技术打造的生态建筑格外醒目。通过近距离观察预制墙板、叠合梁等构件的标准化生产流程,队员们深刻体会到数字化技术与绿色理念在建筑领域的创新融合。
参观装配式基地
通过此次沉浸式体验与深度交流,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传统钢企从钢铁建设到绿色智造的转型实践,见证了传统建筑业与新兴技术的创新融合,更切身感受到绿色理念如何通过技术创新落地生根。许多队员表示,此次走访调研让他们对建筑业的未来发展有了全新认知,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产生了积极影响。
合影
为深化思想政治的引领作用,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7 月 25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药学院赴永利村调研队成员,前往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开展主题学习调研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在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毛鸣凤 供图 调研活动的第
8月2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数耕者 调研队赴“中国猕猴桃之乡”陕西省宝鸡市眉县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猕猴桃种植及数字化发展近况 。 团队深入汤峪镇猕猴桃 企业 生产基地 与 种植 农户 家庭,开展了“面对面”调研。 兄弟果业负责人带领调研
8 月 16 日至 22 日,西北工业大学 “侗歌耘梦” 定向实践队响应贵州省团委“青春长征”专项活动号召,深入贵州省贵阳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开展 “青助乡村兴” 专题实践。实践队以实践为笔、以担当为墨,在田间地头探产业路径,在非遗工坊传文化薪火,
怀揣着对陕西省太白县蔬菜绿色生产的探索热忱,为进一步明晰陕西省太白县蔬菜生产过程中绿色农资投入等情况,2025年8月2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数耕者”调研队抵达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拐里村,开展蔬菜绿色生产专项社会调研。 太白县位于秦岭腹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技创新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被视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科技创新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为了深入推动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