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走进长治堆锦博物馆,触摸丝绫里的非遗温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5-08-19 浏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走进长治堆锦博物馆,触摸丝绫里的非遗温度

为挖掘传统工艺价值,传承非遗文化基因,7月21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匠心传艺,薪火相传”暑期实践团奔赴山西长治堆锦博物馆,沉浸式触摸堆锦技艺脉络,在丝绫裁剪与色彩堆叠间,聆听非遗传承的时代强音。

踏入博物馆:开启堆锦艺术之门

古朴的展陈空间里,一盏盏柔和的灯光,为丝绫堆锦作品镀上温润光晕——从恢弘的《丹凤朝阳》,到细腻的《晋商驼队》,丝绫以“剪”为笔、“堆”为墨,在平面上勾勒出立体的山河岁月,将成员们拽入堆锦技艺与民俗文化交融的奇妙世界。


(1).jpg


对话传承人:感受手艺的坚守

实践团成员们与一位堆锦技艺传承人围坐交谈。他身上带着常年与丝绫、浆糊打交道的独特气息,指尖的痕迹诉说着与这门手艺相伴的岁月。

谈及堆锦,传承人打开了话匣子。聊起传承,他话语间多了些感慨。这门手艺费时间、考验心性,现在愿意沉下心学的人不多,但他觉得只要有人还喜欢、还愿意了解,就有继续做下去的意义。没有激昂的言辞,却在平实的话语里,让成员们感受到了一份对传统手艺的执着坚守。这份坚守,或许正是非遗能跨越时光的力量所在。


(2).jpg 


 

青春共传薪:让匠心住进时光里 

交流结束时,实践团成员们看着满室堆锦作品,心中涌动着对非遗文化的敬畏与热爱。那些丝绫堆叠的色彩里,藏着老手艺的温度;那些剪痕勾勒的线条中,凝着代代相传的匠心。大家纷纷表示,要把这份震撼与感动带回校园,用画笔临摹堆锦的纹样,用文字记录手艺的故事,在班级分享会上讲讲这些丝绫如何“生长”出立体的风景。

或许我们未必能成为堆锦技艺的继承者,但可以做传统文化的“传声筒”——在和朋友聊天时提起这门古老的艺术,在看到传统手工艺时多一份驻足与欣赏。让更多人知道,非遗不是博物馆里的静态展品,而是活着的文化基因,需要我们用青春的目光去注视,用真诚的心意去守护。


(3).jpg 


此次堆锦博物馆之行,让实践团成员们明白:传承非遗,未必需要惊天动地的行动,有时只是一份“记得”与“分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实践团将带着这份感悟,在日常中传递堆锦之美,让这门手艺的光芒,借着年轻的声音,飘向更远的地方。


责任编辑:侯香薷
相关文章
追寻英雄足迹,传承胶东精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

追寻英雄足迹,传承胶东精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

烟台,这片浸润着革命热血的胶东沃土,孕育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为深入探寻胶东革命英雄的事迹,感悟其精神内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子走进山东烟台胶东革命纪念馆、烟台开埠陈列馆、八路军胶东军区机关旧址纪念馆,在历史的回响中触摸英雄的温度,聆

西安思源学院大数据管理学院“青锋探乡·密境寻真”调

西安思源学院大数据管理学院“青锋探乡·密境寻真”调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近日,西安思源学院大数据管理学院“青锋探乡密境寻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拜访宝鸡陈仓民间非遗传承人——蔡宝军老师。 ▲图为陈

西安思源学院大数据管理学院“青锋探乡·密境寻真”调

西安思源学院大数据管理学院“青锋探乡·密境寻真”调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25年7月19日,西安思源学院大数据管理学院“青锋探乡密境寻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赴宝鸡市凤翔区六营村开展实地调研。 ▲图为

西安思源学院大数据管理学院“青锋探乡·密境寻真”调

西安思源学院大数据管理学院“青锋探乡·密境寻真”调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25年7月18日,西安思源学院大数据管理学院“青锋探乡密境寻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赴宝鸡市凤翔区紫荆村开展实地调研。 ▲图为

青春经纬丝路行 同心织就发展图:西安工程大学“西纺

青春经纬丝路行 同心织就发展图:西安工程大学“西纺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落实《关于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建设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部署,2025年7月29日至8月12日,西安工程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西纺研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