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是报告中“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的战略部署,长安大学“源启新程·业兴万象”暑期实践队于8月8日走进鄂尔多斯数字经济孵化中心与万利新能源智慧陆港,探索资源型城市以数字技术重构产业生态的转型路径。
在鄂尔多斯数字经济孵化中心,队员们通过3D智能体测镜20秒扫描构建人体模型与双机械臂咖啡机器人±0.02mm精度复刻定制拉花的亲身体验,深刻感受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升级与文化传递的双重革新。实践队队员在展厅深处的廉政教育VR系统中亲历26组交互场景,通过“人生AB剧”机制模拟“办公室受贿”“招投标腐败”等决策情境。这触发实践队员李九金对贪腐连锁后果的深度反思:“虚拟审讯室的压迫感比十场理论课更直击灵魂”。此类通过行为选择驱动沉浸式因果警示的体验,为高校思政教育构建起全新的沉浸式警示教学新范式。
实践队队员体验数字技术
下午,实践队来到万利新能源智慧陆港。讲解员通过播放宣传视频,系统介绍了该陆港作为现代化、智能化物流枢纽的战略定位、建设理念及其在推动煤炭清洁高效运输方面的创新实践。紧接着,队员们参观了展示陆港整体产业分布与功能结构的精细沙盘模型,对陆港的规划布局有了宏观认识。讲解员依靠煤矿运输的全封闭气悬浮运输槽模型重点介绍了其运作原理,呈现了黑色能源的绿色变革,生动展示了科技创新如何驱动传统能源物流向绿色、智慧方向转型升级。
实践队队员参观沙盘模型
通过此次鄂尔多斯数字经济孵化体验中心的沉浸式技术体验与万利新能源智慧陆港的零碳案例参观,队员们深切体会到科技创新正为数字经济战略落地与能源革命推进提供核心驱动力量,发挥对国家数字经济战略与能源革命的关键支撑作用。未来,实践队员们将以专业知识对接国家需求,勇探创新前沿,为培育新质生产力、驱动绿色转型贡献青春智慧。
实践队合照
(陕西大学生网讯) 七月的咸阳,麦浪翻滚间藏着一处特殊的精神粮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调研小队走进这座由60后老兵魏德军耗时23年、斥资近千万打造的民办红色博物馆
为深化思想政治的引领作用,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7 月 25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药学院赴永利村调研队成员,前往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开展主题学习调研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在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毛鸣凤 供图 调研活动的第
8月2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数耕者 调研队赴“中国猕猴桃之乡”陕西省宝鸡市眉县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猕猴桃种植及数字化发展近况 。 团队深入汤峪镇猕猴桃 企业 生产基地 与 种植 农户 家庭,开展了“面对面”调研。 兄弟果业负责人带领调研
“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必须代代传承下去。”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为深入学习党在延安时期的革命历史,感悟延安精神的时代内涵,2025年7月5日至7月9日,西北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感悟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网络强国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引领青年学子助力乡村发展,西北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青春铸盾,清网兴乡”实践队在学院团委书记付强带领下,走进汉中开展实践。实践队结合学科特色,开展六天活动,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