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7日-18日,西安邮电大学 “丝路商道:企业创新精神实践团” 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后走进中国建设银行陕西省分行与西安国际港务区,深入探寻 “一带一路” 背景下企业的创新发展路径与实践成果。
7 月 17 日,实践团赴西安国际港务区,调研跨境电商与物流领军企业。成员们详细了解到,特色农产品出口有着严谨的全流程:从源头筛选陕西苹果、猕猴桃等优质农产品,经专业检测确保符合进口国标准后,进入加工车间进行清洗、分拣和定制化包装,随后通过冷链物流运至港务区智能仓储中心。该仓储中心借助智能管理系统,实时监控温度、湿度,保障农产品新鲜度。在运输环节,依托跨境铁路和中欧班列,结合物联网技术对运输车辆全程跟踪,确保农产品准时安全抵达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和地区。
图为实践团赴西安国际港务区。 郭贞岐 供图
企业负责人介绍,科技与传统农业已深度融合。智能灌溉系统根据土壤湿度自动调节水量,无人机植保精准高效,大幅提升了农产品的产量与品质;而传统种植经验为科技应用提供了实践依据,让新技术更贴合农业生产实际。在流通端,跨境电商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需求,实现农产品精准推送,提高交易效率;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农产品从种植到销售的全程溯源,增强了消费者信任;人工智能对市场需求的预测,能及时反馈给农户,帮助调整种植结构,避免滞销。
图为实践团于西安自贸港建设运营有限公司参观学习。 郭贞岐 供图
7 月 18 日,实践团走访中国建设银行陕西省分行,与行长展开深度交流。行长明确表示,银行的核心使命是为陕西经济发展持续注入金融动力,让金融服务真正下沉到企业和民生领域。当企业有扩大生产、技术创新的资金需求时,银行会及时提供支持;老百姓在购房、创业遇到资金难题时,能获得有力帮扶;对于地方公路修建、学校建设等民生项目,银行也会主动对接,保障资金供应。
图为“丝路商道”实践团走进中国建设银行陕西省分行。 程卓煊 供图
在重点布局方面,银行着重发力几个领域:一是助力本地特色产业升级,针对陕西的能源、制造业、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通过定制化金融方案,帮助企业扩大规模、提升品质;二是扶持科技创新企业,不少科技小企业虽有好想法却受资金制约,银行会优化贷款政策,为其提供发展机遇,推动技术落地;三是服务乡村发展,围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种植养殖产业等,提供便捷的贷款服务和金融支持,助力乡村振兴;四是保障民生项目推进,像老旧小区改造、医院学校建设等,确保资金及时到位,改善民众生活。
图为中国建设银行陕西省分行。 程卓煊 供图
谈及 “一带一路” 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行长认为,西安作为重要节点,跨境经贸活动日益频繁,这为银行带来了广阔空间。银行积极行动,对进出口企业简化贷款审批流程,缩短放款时间,保障企业资金周转顺畅;针对跨国合作的物流园区、跨境铁路配套等大项目,提前介入规划资金支持,确保项目稳步推进;同时优化跨境资金结算服务,让企业在国内外资金往来更安全高效。当然,不同地区的规则与风险存在差异,银行需深入研究,为企业规避潜在麻烦,筑牢 “一带一路” 金融服务的坚实基础。
此次实践让实践团成员直观感受到金融与物流企业在服务地方经济、助力 “一带一路” 建设中的创新举措,不仅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有效提升了专业认知与实践能力,为今后投身相关领域积累了宝贵经验。
(陕西大学生网讯) 七月的咸阳,麦浪翻滚间藏着一处特殊的精神粮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调研小队走进这座由60后老兵魏德军耗时23年、斥资近千万打造的民办红色博物馆
为深化思想政治的引领作用,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7 月 25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药学院赴永利村调研队成员,前往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开展主题学习调研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在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毛鸣凤 供图 调研活动的第
8月2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数耕者 调研队赴“中国猕猴桃之乡”陕西省宝鸡市眉县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猕猴桃种植及数字化发展近况 。 团队深入汤峪镇猕猴桃 企业 生产基地 与 种植 农户 家庭,开展了“面对面”调研。 兄弟果业负责人带领调研
“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必须代代传承下去。”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为深入学习党在延安时期的革命历史,感悟延安精神的时代内涵,2025年7月5日至7月9日,西北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感悟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网络强国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引领青年学子助力乡村发展,西北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青春铸盾,清网兴乡”实践队在学院团委书记付强带领下,走进汉中开展实践。实践队结合学科特色,开展六天活动,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