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耿琦杰 谭秋燕)2025年8月10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在福建省寿宁县开展实践活动期间,与全国劳动模范、寿宁县凤阳镇“新农人”缪文钦及其夫人张丁玲进行了深入访谈。这位被誉为“葡萄大王”的新农人,向青年学子们深情讲述了他扎根乡土、带领乡亲发展葡萄产业、实现共同致富的奋斗历程,共话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缪文钦夫妇分享了返乡创业的艰辛与收获。面对凤阳镇早期葡萄种植零散、技术落后、效益低下的困境,他凭借对农业的热爱与执着,十余年如一日深耕葡萄产业。他创办的祥瑞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从最初的几十亩起步,发展至今已吸纳百余户社员,种植面积突破两万亩,年产值超亿元。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成功帮扶36位贫困户脱贫,带动整个凤阳镇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甜蜜”共富之路。缪文钦本人也先后荣获“宁德市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图1 实践队与缪文钦夫妇进行交谈
随着产业规模扩大,缪文钦敏锐地意识到销路的重要性。为提升产品竞争力,他带领合作社主动出击:积极申报“寿宁高山葡萄”地理标志,推行葡萄质量分级销售制度,注册品牌商标,并构建起批发市场、商超、电商并举的多元化销售渠道。
科技与绿色理念是寿宁高山葡萄产业发展的关键支撑。张丁玲介绍,合作社广泛应用现代农业技术:铺设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以电动喷雾机替代传统背负式喷雾器,并在集中连片区域试点自动喷淋设施,大幅提升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同时,他坚守绿色发展底线,高度重视土壤健康与生态保护,倡导并带领农户实施土壤改良,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减少化肥使用,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智慧农业加速转型。
图2 “新农人”缪文钦的夫人:向实践队讲解葡萄园管理的创新点
从个人带头试种,到带领全镇大部分村民规模种植葡萄,十余年的时光,“新农人”缪文钦和夫人张丁玲把青春挥洒在家乡这片沃土上,和乡亲一起闯、一起干,成就了全新的支柱产业,干出了一番“甜蜜”的事业。“干农业真是太不容易了,但既然干了,就要干好。”缪文钦说,未来将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把葡萄品牌做大做强,为乡村产业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缪文钦夫妇勉励实践队员珍惜青春年华,脚踏实地,勇于担当,将个人理想融入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他深情表示:“作为一名90后返乡青年,我赶上了好时代。我要继续扎根这片热土,勇做筑梦乡村振兴的‘新农人’!”他寄语有意返乡的创业者:“选准产业至关重要,更要沉下心来,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中坚守。”
图3 实践队与缪文钦夫人合影
此次与全国劳模的深度对话,为西农学子的暑期社会实践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实践队员们表示,将把访谈中汲取的劳模精神和奋斗力量,转化为服务乡村、奉献社会的实际行动。
(陕西大学生网讯) 七月的咸阳,麦浪翻滚间藏着一处特殊的精神粮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调研小队走进这座由60后老兵魏德军耗时23年、斥资近千万打造的民办红色博物馆
为深化思想政治的引领作用,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7 月 25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药学院赴永利村调研队成员,前往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开展主题学习调研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在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毛鸣凤 供图 调研活动的第
8月2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数耕者 调研队赴“中国猕猴桃之乡”陕西省宝鸡市眉县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猕猴桃种植及数字化发展近况 。 团队深入汤峪镇猕猴桃 企业 生产基地 与 种植 农户 家庭,开展了“面对面”调研。 兄弟果业负责人带领调研
“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必须代代传承下去。”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为深入学习党在延安时期的革命历史,感悟延安精神的时代内涵,2025年7月5日至7月9日,西北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感悟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网络强国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引领青年学子助力乡村发展,西北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青春铸盾,清网兴乡”实践队在学院团委书记付强带领下,走进汉中开展实践。实践队结合学科特色,开展六天活动,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