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巩固前期企业参观与社区宣传的成果,验证居民对电子废弃物处理的认知提升效果,西安工程大学 “绿焕新生—电子废弃物熵减计划” 社会实践团队于2025年7月26日再次走进咸阳市中华世纪城,开展回访调研与总结反思活动。我们通过实地观察、居民访谈,最后进行团队讨论评估实践行动的长期影响,并提炼经验为以后活动的策划更精准、执行更加顺畅、效果更为突出打下基础。
活动开始,我们精心准备了调研工具和宣传材料,包括整理首次社区宣传反馈表、设计回访问卷。我们深入社区与居民交流,发现百分之九十的受访者已能准确描述电池等电子废弃物的回收方式,较首次宣传时的有明显提升。
随后我们对设立的回收箱进行回收分析并关注社区垃圾站的分类情况,发现电子废弃物专用箱使用率提高,但仍存在小家电混投现象。我们特别记录了居民提出的“回收点距离远”等实际问题,并收集到“希望增设社区临时回收站”等宝贵建议。
活动过程最后,我们特别组织了团队反思会。成员们积极分享实践亮点,如企业参观学到的“贵金属提取技术”最受居民关注。同时也反思了宣传单文字过多、不够直观等问题,提出下次改用图文漫画形式的改进方案。这些深入讨论让我们对电子废弃物回收宣传的实效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活动结束后,我们及时整理了回访数据,标注了“王阿姨主动上交旧手机”等典型案例,并认真清理了活动场地。
通过这次回访活动,我们不仅验证了前期宣传的实际效果,更发现了执行过程中的细节问题。活动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电子废弃物回收意识的提升需要持续跟进,社区也有计划指出每个季度进行环保宣传,推动“电子垃圾回收日”等长效机制的建立。这次实践既强化了居民的环保意识,也让我们团队获得了宝贵的成长经验。
(陕西大学生网讯) 七月的咸阳,麦浪翻滚间藏着一处特殊的精神粮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调研小队走进这座由60后老兵魏德军耗时23年、斥资近千万打造的民办红色博物馆
为深化思想政治的引领作用,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7 月 25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药学院赴永利村调研队成员,前往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开展主题学习调研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在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毛鸣凤 供图 调研活动的第
8月2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数耕者 调研队赴“中国猕猴桃之乡”陕西省宝鸡市眉县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猕猴桃种植及数字化发展近况 。 团队深入汤峪镇猕猴桃 企业 生产基地 与 种植 农户 家庭,开展了“面对面”调研。 兄弟果业负责人带领调研
“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必须代代传承下去。”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为深入学习党在延安时期的革命历史,感悟延安精神的时代内涵,2025年7月5日至7月9日,西北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感悟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网络强国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引领青年学子助力乡村发展,西北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青春铸盾,清网兴乡”实践队在学院团委书记付强带领下,走进汉中开展实践。实践队结合学科特色,开展六天活动,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