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青年学子在新时代赓续红色血脉、筑牢信仰根基,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贵州革命老区,开展了一场以“追寻红色足迹,传承英烈精神”为主题的青春长征。实践队员通过实地探访红军战斗遗址、革命历史展馆、烈士纪念设施及抗战重要机构旧址,在历史的回响中深刻体悟信仰伟力,汲取奋进力量,明确青春担当。
实践队合影
烽火足迹:重走征途,感悟初心如磐
实践队以红色地标为课堂,从文物与史料中追寻长征足迹,在历史回响里深挖精神内核,厚植团结奋斗的思想根基。
在威舍镇发哈村长征陈列馆,电报机、水壶、行军锅无声诉说着1935年中央红军在此战斗的岁月。队员们驻足凝视,历史的画卷徐徐展开:寡妇桥阻击、红军洞周旋、猪场鏖战,每件文物都是“人民至上”初心的诠释,感受革命先辈信仰如磐的力量。随后探访“铭记十日——红军长征过境黔西南历史”展览馆,图文史料与文物全景再现1935年4月红一、三、五军团及军委纵队转战黔西南的历程。战略转移路线图、武器、拓片,见证征途艰险与战士忠魂。队员们讨论路线图、驻足文物前,重温穿插迂回的壮举,体悟长征精神。
实践队讨论红军过境路线
不朽丰碑:缅怀英烈,铭记牺牲奉献
实践队以烈士陵园为精神熔炉,在庄重仪式中追溯革命足迹,深刻领悟英烈牺牲精神的时代价值,筑牢信仰之基,传承红色血脉。
走进兴义市烈士陵园,接受思想洗礼。在红色印迹展馆,队员们重温红军长征播撒革命火种的壮举和兴义人民浴血奋战的斗争历史。文物、图片和史料诠释了革命先烈为民族独立矢志不渝的牺牲精神。移步革命烈士纪念碑前,队员们肃立默哀,细读基座上的烈士姓名和事迹宣传栏,感受牺牲精神的具体体现。步入烈士墓区,队员们走过墓冢,擦拭墓碑,再次集体默哀,表达哀思和敬意。
实践队参观学习
实践队默哀
星火相续:体悟传承,见证团结伟力
实践队以历史遗迹为课堂,在八路军贵阳办事处旧址的探访中,深刻体悟长征精神在抗战烽火中的延续与升华,强化了民族团结的实践认知。
追寻的足迹延伸至贵阳市,队员们探访八路军贵阳办事处旧址。在正房展厅,长桌、路线地图、铁皮马灯将队员们带回1938年至1941年的岁月。队员们了解到,办事处工作人员联络汉族、苗族、布依族等各族群众,建立秘密运输网络,转运药品、布匹等战略物资200余吨,支援前线抗战。这段历史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继承长征精神,体现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抵御外侮、争取民族独立的伟大力量。这是长征精神“依靠人民、团结奋斗”内核的闪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活例证。
学习参观办事处旧址陈列资料
青春征程:淬炼信仰,勇担时代重任
从威舍红军村的硝烟记忆到“铭记十日”展览馆的详实记录,从兴义烈士陵园的崇高致敬到八路军贵阳办事处旧址的历史回响,这场跨越时空的“行走的思政课”,为实践队员带来了深刻的思想淬炼和精神洗礼。
他们将自觉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从长征精神与抗战团结的壮阔史诗中汲取不竭动力。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和民族复兴征程。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昂扬姿态,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时代长征路上,挺膺担当,奋勇前行,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奋力书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璀璨篇章!
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开展调研活动 来源: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王彧昕/文 许瑞娇/图 联系方式(电话号码):15891794096 8月27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学生组成的调研队来到了陕西省延安市柳林镇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团队围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李静) 为系统考察高山蔬菜绿色种植的发展现状,推动农业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探索,8月25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同学组成的调研团队前往太白县咀头镇塘口村,针对高山蔬菜种植过程中绿色农资使用等情况开展了专
(陕西大学生网讯) 七月的咸阳,麦浪翻滚间藏着一处特殊的精神粮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调研小队走进这座由60后老兵魏德军耗时23年、斥资近千万打造的民办红色博物馆
为深化思想政治的引领作用,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7 月 25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药学院赴永利村调研队成员,前往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开展主题学习调研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在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毛鸣凤 供图 调研活动的第
8月2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数耕者 调研队赴“中国猕猴桃之乡”陕西省宝鸡市眉县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猕猴桃种植及数字化发展近况 。 团队深入汤峪镇猕猴桃 企业 生产基地 与 种植 农户 家庭,开展了“面对面”调研。 兄弟果业负责人带领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