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阵地优势和资源优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区治理的思想,切实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7月17日,西安外国语大学“五育并举”呵护儿童成长,“老幼接力”守护非遗文脉——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枫火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府谷县河滨路社区进行实地调研与访谈活动。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徐书记合影 通讯员 陈静涵供图
社区情况复杂多样,群众需求多种多样,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府谷县位于黄土高原与黄河交汇处,河滨路社区作为府谷县河滨路便民服务中心核心区域,地处老城区,辖区人口密集,青少年群体占比较大,为深入了解河滨路社区的基本情况以及便民服务工程建设情况,实践团成员深入河滨路社区开展实地调研。首先,实践团成员在河滨路社区便民服务站对社区党委副书记徐书记进行了访谈,了解社区基本情况以及社区文明实践落实活动。据徐书记介绍,河滨路社区老旧小区多、治理难度大,为了做好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他们通过打造“城市之家”等党建品牌,依托“银发讲师团”“红色代办岗”等载体,组织老党员讲党史,为居民代办事项870余件。创新“晨读党报”线上学习机制,推行“党员进网格”工作法,带领142名在职党员解决飞线充电、老旧小区改造等问题213个,协调建成3个“微党群服务中心”。2020年,河滨路社区获评陕西省“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党建红”成为基层治理最亮底色。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徐书记在一起 陈静涵 供图
其次,作为“向日葵公益课堂”的创立者,徐书记向实践团成员介绍道,每到寒暑假,孩子怎么安排就成为“双职工”家庭最头疼的事情。为此,他们创立了“向日葵课堂”。七年来,2200余名志愿者走进课堂,为3200名青少年提供免费假期辅导。在“向日葵课堂”中,许多孩子们从这里实现自己的梦想、走向更大的舞台。 “向日葵公益课堂”自开办以来,不仅有效解决了社区家庭暑期“看护难”的问题,更成为了孩子们探索兴趣、发展潜能、涵养品德、结交伙伴的成长驿站;同时,也为大学生们提供了社会实践的平台,激发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假期期间参与公益活动,持续引领文明实践走心走实。
访谈结束后,实践团成员在徐书记的带领下参观了河滨路社区文明实践站。文明实践站内摆放有各式各样的学员作品以及一套完备的直播设备,通过电商直播等形式扩大学员作品知名度,促进销售。实践团成员通过参观以及与相关工作人员交流了解到,实践站探索总结形成了“6+X”“一心多点”文明实践品牌,已经建立起“6+X”工作体系,从文明实践辐射到社区文化服务,以社区其他空间资源构建‘多点’辐射,社区积极整合不同单位、机构和个人的文化体育设施、服务资源、数字资源、人力资源(包括文化中心户、群众文艺团队、文化志愿者、文化社团组织等)等,纳入到社区文化服务体系之中,形成了参与广泛、结构合理、机制灵活、利用便利、内容丰富的文化服务中心,推动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图为“向日葵”公益课堂部分学员作品 陈静涵 供图
河滨路社区用七年时间证明:当教育回归生活本真,当社区成为成长乐园,每个孩子都能像向日葵一样,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通过此次调研,实践团成员们深感,“向日葵公益课堂”不仅是一个公益课堂,更是一个社区用教育托起未来的生动实践。” 在接下来的实践中,实践团成员将继续关注人民的生活与幸福,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青春故事。
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开展调研活动 来源: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王彧昕/文 许瑞娇/图 联系方式(电话号码):15891794096 8月27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学生组成的调研队来到了陕西省延安市柳林镇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团队围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李静) 为系统考察高山蔬菜绿色种植的发展现状,推动农业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探索,8月25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同学组成的调研团队前往太白县咀头镇塘口村,针对高山蔬菜种植过程中绿色农资使用等情况开展了专
(陕西大学生网讯) 七月的咸阳,麦浪翻滚间藏着一处特殊的精神粮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调研小队走进这座由60后老兵魏德军耗时23年、斥资近千万打造的民办红色博物馆
为深化思想政治的引领作用,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7 月 25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药学院赴永利村调研队成员,前往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开展主题学习调研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在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毛鸣凤 供图 调研活动的第
8月2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数耕者 调研队赴“中国猕猴桃之乡”陕西省宝鸡市眉县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猕猴桃种植及数字化发展近况 。 团队深入汤峪镇猕猴桃 企业 生产基地 与 种植 农户 家庭,开展了“面对面”调研。 兄弟果业负责人带领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