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长安大学“青禾筑梦,阡陌研行”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14日在店坊河村党员活动室开展“童声话英雄,烽火润心魂”主题教育活动。实践队通过沉浸式爱国主义课堂与红色经典观影相结合的形式,为当地中小学生打造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思政实践课。
系好家国扣,身边映英雄
实践队成员黄喆恺以《扣好人生第一枚扣子——爱国》为主题,带领孩子们回顾了“两弹元勋”钱学森的感人事迹。他讲述了钱学森在遭遇重重阻挠后毅然归国的历程,并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钱学森爷爷放弃优厚条件也要回到祖国,大家觉得是什么力量在支撑他?”问题一出,课堂瞬间被点燃。一双双小手高高举起,“因为他热爱祖国!”“他想让中国变得强大!”.......稚嫩而坚定的回答在教室里回荡。
黄喆恺为孩子们讲述爱国故事
黄喆恺与孩子们展开交流
黄喆恺引导孩子们思考:伟大出自平凡,爱国并非遥不可及。他接着讲述了抗疫中白衣执甲的医护人员、洪水中守护堤坝的解放军战士、大山中深入村户的大学生基层村官等新时代平凡英雄的故事,重新定义“英雄”内涵,强调“守护家园、帮助他人、认真学习……点滴行动皆是爱国!”
烽火少年志,光影照初心
实践队指导老师李凡引领孩子们开启了一段穿越时空的精神之旅。通过精心设计的“烽火少年”主题课程,李凡以生动的叙述,将抗日战争中小英雄们的壮烈事迹娓娓道来:面对敌人刺刀宁死不屈的雨来,用生命守护游击队的秘密;机智勇敢的张嘎,以少年的智慧与日寇巧妙周旋;年仅13岁的王二小,为保护乡亲将敌人引入包围圈,用鲜血染红了山岗......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影像,一段段感人的文字记载,将那段血与火的岁月真实再现,英雄们视死如归的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精神,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播下了爱国主义的火种。
李凡老师为孩子们讲述爱国小英雄的故事
集体观看红色经典影片《战争子午线》
光影铸魂,薪火相传。实践队精心选取的红色经典影片《战争子午线》,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震撼心灵的视听盛宴。当银幕上少年战士浴血奋战的身影与巍峨长城交相辉映,无声的感动化作晶莹的泪光;当冲锋号角响起,孩子们不约而同挺直腰板,稚嫩的脸庞上写满坚毅。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抽象的爱国情怀变得可触可感,在孩子们心中筑起永不坍塌的精神长城。
躬行传薪火,立德树精魂
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本次“童声话英雄,烽火润心魂”主题教育活动圆满结束。长安大学“青禾筑梦,阡陌研行”暑期社会实践队以教育帮扶为基,以铸魂育人为本,通过“英雄叙事+沉浸体验”的模式,为店坊河村的孩子们打造了一场直抵心灵的红色文化体验。
从具象可感的小英雄事迹,到润物无声的价值引领;从历史烽烟的情感共鸣,到现实生活的行为认同。活动构建起“知—情—意—行”的完整教育闭环,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少年心中生根发芽。这既是高校实践育人的生动注脚,更是乡村振兴中教育先行的创新实践,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写下了鲜活的基层篇章。
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开展调研活动 来源: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王彧昕/文 许瑞娇/图 联系方式(电话号码):15891794096 8月27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学生组成的调研队来到了陕西省延安市柳林镇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团队围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李静) 为系统考察高山蔬菜绿色种植的发展现状,推动农业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探索,8月25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同学组成的调研团队前往太白县咀头镇塘口村,针对高山蔬菜种植过程中绿色农资使用等情况开展了专
(陕西大学生网讯) 七月的咸阳,麦浪翻滚间藏着一处特殊的精神粮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调研小队走进这座由60后老兵魏德军耗时23年、斥资近千万打造的民办红色博物馆
为深化思想政治的引领作用,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7 月 25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药学院赴永利村调研队成员,前往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开展主题学习调研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在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毛鸣凤 供图 调研活动的第
8月2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数耕者 调研队赴“中国猕猴桃之乡”陕西省宝鸡市眉县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猕猴桃种植及数字化发展近况 。 团队深入汤峪镇猕猴桃 企业 生产基地 与 种植 农户 家庭,开展了“面对面”调研。 兄弟果业负责人带领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