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长安大学赴长三角“交通强国筑路行”暑期社会实践队奔赴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与中华艺术宫,开展了一场专业认知与红色教育深度融合的实践活动。队员们以脚步丈量历史脉络,在辉煌成就与艺术经典中汲取奋进力量。
东方之冠耀寰宇,青春步履续华章
步入气势恢宏的展馆,仿佛踏进了一架贯穿时间的桥梁。作为历史上首次以展示世博文化遗产为核心内容的博物馆,世博会博物馆承载着跨越一个半世纪的世博荣光与集体记忆,万国博览的盛景、科技文明的跃迁、文化交融的共鸣得以永恒定格,象征着人类为创造和谐共存世界的不懈追求。
1851年伦敦世博会水晶宫建筑模型巍然矗立,成为人类跨文明协作的永恒见证。法国圣戈班工厂六国工业力量的精密协作,首次将“万国博览会”的全球人民团结一致的理念熔铸于钢铁骨架之中。水晶宫的每一颗铆钉,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最早的金属烙印,宣告着全球化时代的黎明。
在“中华智慧”展区,《万国风采耀浦江》以流动的金色光带勾勒陆家嘴天际线,多媒体版《清明上河图》上,北宋汴河漕运在数字长卷中苏醒令队员们惊叹不已。在这里,祖国交通事业发展的辉煌成就清晰可见。
千廊尽染山河色,丹青浓淡铸国魂
离开博物馆,实践队来到中华艺术宫。这座由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改建而成的建筑,以“东方之冠”的恢弘造型伫立在黄浦江畔。朱红斗拱层层叠叠,既延续了传统建筑的神韵,又彰显出现代设计的张力,成为文化自信的直观写照。
展厅中邱瑞敏等人创作的《畅想·浦江》抓住队员们的目光。这幅创作于2000年的油画,以浪漫主义的笔触打破时空边界。画面中,邓小平同志乘舟浦江之上,背景里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等浦东地标交相辉映。转角遇见《千手万禧》,这幅作品以“千手”意象表达多元包容的城市精神。创作者以细腻笔触勾勒千手形态,每只手掌或托举浦江明珠,或舒展城市剪影,传统工笔的精巧与当代艺术的创新碰撞,让“万禧”的美好祈愿,锚定在上海兼收并蓄的文化土壤里。
从世博会博物馆里的全球智慧,到中华文化宫的民族瑰宝,不同维度的文化碰撞让队员们体会深刻:创新与传统从未割裂,世博精神中蕴含的开放包容,早已植根于中华文明的基因里,暮色中的“东方之冠”与远处的世博轴遥相呼应,仿佛在诉说:文化的传承,正是在回望中创新,在坚守中前行。
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开展调研活动 来源: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王彧昕/文 许瑞娇/图 联系方式(电话号码):15891794096 8月27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学生组成的调研队来到了陕西省延安市柳林镇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团队围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李静) 为系统考察高山蔬菜绿色种植的发展现状,推动农业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探索,8月25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同学组成的调研团队前往太白县咀头镇塘口村,针对高山蔬菜种植过程中绿色农资使用等情况开展了专
(陕西大学生网讯) 七月的咸阳,麦浪翻滚间藏着一处特殊的精神粮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调研小队走进这座由60后老兵魏德军耗时23年、斥资近千万打造的民办红色博物馆
为深化思想政治的引领作用,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7 月 25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药学院赴永利村调研队成员,前往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开展主题学习调研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在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毛鸣凤 供图 调研活动的第
8月2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数耕者 调研队赴“中国猕猴桃之乡”陕西省宝鸡市眉县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猕猴桃种植及数字化发展近况 。 团队深入汤峪镇猕猴桃 企业 生产基地 与 种植 农户 家庭,开展了“面对面”调研。 兄弟果业负责人带领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