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了解城市农村生活垃圾一体化,关注垃圾处理和保护生活环境的问题,贯彻党的精神宗旨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7月2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陕西省关中及陕南五市十一区农村地区“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治理现状”调查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中的五名成员前往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金丰村进行有关乡村垃圾处理问题的深入调研。
图为实践团前往金丰村社区调研。 通讯员 李妍 摄
日常生活中,关于生活垃圾的处理随处可见,或许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会特意去进行垃圾分类,但随着日益深化垃圾处理的概念,我们会在日常扔垃圾时驻足垃圾桶前思考到到底扔在哪一类的垃圾中 。因此基本这个问题,实践团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后决定对于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进行深入调研。
实践团采取了实地调研等多种方式来了解乡村的垃圾处理情况,并结合以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数据以保证调查结果的广泛性与准确性。同时别的组进行其他方面的调研。
活动当天,队员们首先对金丰村的村书记进行了关于乡村中的垃圾处理情况的采访。村书记向队员们介绍了村中垃圾处理的情况,包括从垃圾收集到垃圾处理的模式,在这期间的成本问题、运行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同学们从村支书那里感受到垃圾分类对于生活中各个方面的重要性,了解了降低垃圾处理成本、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的意义以及对于垃圾处理这一问题仍然需要更大的进步。
图为实践团在采访金丰村村支书。通讯员 李妍 摄
后续实践团分为两组在村中及城区内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面对面的访问等,根据数据显示,大部分城市和乡村居民都知道并且能够懂得一定的垃圾分类知识,但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垃圾不知该如何处理等问题。另外相对于了解知识,但由于实际生活的问题和便捷的分类方式,垃圾分类的效果并不明显,同时还存在着一些垃圾违规堆放等其他问题。城市和乡村对比之下,乡村中的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关注较少,但都在推进垃圾分类的活动进程中并稳步推进。针对这一问题,队员们张贴了有关垃圾分类的宣传海报并分发了相关的手册,并结合村中的发展向乡村书记提出增加垃圾分类垃圾桶、日常宣传垃圾分类的广播等建议。此外,队员们还制作了一些有关垃圾分类的小视频分享在抖音、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中,希望能通过以上这些方式来让垃圾分类融入进居民们的日常生活中,能够向更多人传递垃圾分类的理念。
图为实践团合影。通讯员 李妍 摄
此次关于城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的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积极参与活动,做好已经分配的工作。通过此次活动,让队伍中的同学们深入了解到了垃圾分类工作的急迫性与困难性,在解决问题时不仅要注意理论知识的运用,更要结合社会生活时间中会出现的各种问题综合考虑,这样才能做出更好的决策和方法。同时本次活动也锻炼了队员们的合作精神和凝聚力量,队员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关注环保事业,向身边人传播相关知识,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推广与宣传,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可持续发展事业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开展调研活动 来源: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王彧昕/文 许瑞娇/图 联系方式(电话号码):15891794096 8月27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学生组成的调研队来到了陕西省延安市柳林镇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团队围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李静) 为系统考察高山蔬菜绿色种植的发展现状,推动农业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探索,8月25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同学组成的调研团队前往太白县咀头镇塘口村,针对高山蔬菜种植过程中绿色农资使用等情况开展了专
(陕西大学生网讯) 七月的咸阳,麦浪翻滚间藏着一处特殊的精神粮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调研小队走进这座由60后老兵魏德军耗时23年、斥资近千万打造的民办红色博物馆
为深化思想政治的引领作用,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7 月 25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药学院赴永利村调研队成员,前往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开展主题学习调研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在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毛鸣凤 供图 调研活动的第
8月2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数耕者 调研队赴“中国猕猴桃之乡”陕西省宝鸡市眉县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猕猴桃种植及数字化发展近况 。 团队深入汤峪镇猕猴桃 企业 生产基地 与 种植 农户 家庭,开展了“面对面”调研。 兄弟果业负责人带领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