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西安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枣安”实践团于近期赴陕西省清涧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以实地调研、文化体验、产业探访等形式,深入挖掘清涧红枣产业潜力,探寻红色文化根脉,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枣林奇观藏古韵,伟人诗词动心弦
首站王宿里文化村,千年红枣林虬枝盘曲,团队与枣农围坐畅谈,听古树养护技艺,品红枣民俗故事,揭开种植文化的深厚底蕴。随后登顶鱼儿峁,黄河河道天然形成的“太极鱼形”岛屿尽收眼底,湍急河水与静谧沙洲构成阴阳相生的画卷,成员无不惊叹自然造化之奇。北国风光景区的毛泽东诗词馆内,百余首手稿与影像还原《沁园春·雪》创作背景。字里行间的革命豪情,与黄土高原的辽阔苍茫静静交融,激荡人心。
科技赋能兴产业,文脉寻踪见匠心
团队探访北国枣业与三人行红枣加工企业,现代化生产线与非遗技艺碰撞出火花。自动化加工车间里,红枣蜕变为枣汁、枣酱的全过程清晰可见;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传统工艺,展现“守正创新”的产业路径。走进人生影视城,80年代邮电局、供销社场景复刻岁月风华,民俗表演中,清涧的市井气息与文化根脉愈发清晰。路遥书苑里,六个板块的展览串联起文学巨匠的创作人生,让成员在文字中触摸黄土高原的精神肌理。
助农行动暖民心,红色基因铸魂脉
团队深入枣园基地,京枣60种植能手现场详解农技要点与市场运营策略,谈及新时代农人使命时感慨:“新农人既要有文化底蕴,更需有时代担当。”在清涧革命纪念馆内,泛黄的历史文献与斑驳的革命文物静静陈列,无声诉说着老区人民浴血奋战的英勇过往。队员们驻足凝视,深切感悟红色精神,纷纷立志要将这份赤诚与坚韧融入乡村产业振兴实践中,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此次实践,枣安团队既见证了黄河奇观的鬼斧神工,也触摸到红色文化的时代温度,更明晰了红枣产业的振兴路径。团队将计划以网络宣传、品牌推广,助力产销升级,为践行“物质富足、精神富有,绿色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乡村建设发展之路,贡献用青春力量为清涧的振兴画卷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开展调研活动 来源: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王彧昕/文 许瑞娇/图 联系方式(电话号码):15891794096 8月27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学生组成的调研队来到了陕西省延安市柳林镇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团队围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李静) 为系统考察高山蔬菜绿色种植的发展现状,推动农业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探索,8月25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同学组成的调研团队前往太白县咀头镇塘口村,针对高山蔬菜种植过程中绿色农资使用等情况开展了专
(陕西大学生网讯) 七月的咸阳,麦浪翻滚间藏着一处特殊的精神粮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调研小队走进这座由60后老兵魏德军耗时23年、斥资近千万打造的民办红色博物馆
为深化思想政治的引领作用,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7 月 25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药学院赴永利村调研队成员,前往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开展主题学习调研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在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毛鸣凤 供图 调研活动的第
8月2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数耕者 调研队赴“中国猕猴桃之乡”陕西省宝鸡市眉县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猕猴桃种植及数字化发展近况 。 团队深入汤峪镇猕猴桃 企业 生产基地 与 种植 农户 家庭,开展了“面对面”调研。 兄弟果业负责人带领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