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陕工大 “三下乡” 实践团解码安康的生态、文脉与产业新生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2025-07-23 浏览:

秦巴山深处的振兴密码

 —— 陕工大 “三下乡” 实践团解码安康的生态、文脉与产业新生

安康讯(通讯员 王喆熙 邵佳祥)晨雾漫过秦巴山的脊梁时,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链动安康 商贸筑梦” 实践团的脚步声,正踏碎香山村的寂静。2025 年 7 月,这支由商贸与流通学院学子组成的队伍,用十余天时间穿越安康的博物馆与山野 —— 在玻璃展柜里读懂生态与文脉的千年智慧,在油茶园与黄牛养殖场里触摸产业振兴的脉搏。他们的实践,恰是一部写在秦巴大地上的 “乡村振兴观察笔记”。

博物馆里的振兴启示:从鎏金铜蚕到绿水青山

7 月 12 日的安康博物馆,光与影在 “天赋安康” 展厅交织。当实践团成员的目光落在那枚 5.6 厘米的鎏金铜蚕上时,队长忽然读懂了 “一带一路” 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及它的深意 —— 这枚汉代文物身上,缠裹的不仅是蚕丝,更是一条穿越千年的产业基因链。

“石泉县的老乡们,正把老祖宗的手艺做出新花样。” 讲解员指着展柜旁的产销数据,2023 年当地 1.2 万农户靠蚕桑增收,桑葚果酒、蚕丝面膜远销 19 国,富硒技术让千年蚕桑手艺重焕生机。实践团成员邵佳祥在笔记本上写下:“传统产业的振兴,是让老技艺学会‘说新话’。”

转过展角,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展区的沙盘前,移民搬迁的微型房屋与生态补偿流程图在灯光下格外清晰。“给北京供一江清水” 的承诺背后,是退耕还林的铁锹与工厂搬迁的卡车。“这不是牺牲,是把‘好山好水’变成‘真金白银’的智慧。” 队员王喆熙望着汉江流域的生态补偿数据,突然明白乡村振兴的底色,从来都是对自然的敬畏。

二层 “脉源安康” 展厅里,40 厘米的新石器时代石斧沉默伫立,24 件南朝部曲徒附俑组成的汉江商队陶俑群引吭高歌。“从先民劈山的石斧,到商船的号子,安康人‘兼收并蓄’的基因,不正是今天产业需要的开放心态吗?” 实践团的讨论声,在展柜间轻轻回荡。

油茶园里的新生:一片叶子的红色记忆与绿色未来

7 月 9 日的香山村,500 亩油茶园在秦巴山间铺成碧浪。细碎的白花落在实践团成员的肩头,园区负责人指尖划过饱满的黄果,打开了一段藏在茶叶里的历史:“1934 年红军长征过这儿,百姓用茶油给伤员消炎,周总理都称它‘救命油’。”

阳光下,实践团的直播设备架在茶树间。镜头里,负责人举起茶油瓶:“这油 226℃才冒烟,不饱和脂肪酸比橄榄油还高 90%,能直接喝呢!” 弹幕里涌来好奇的提问,有人问价格,有人打听购买方式。这场直播,让香山村的油茶 —— 这个全国仅三处可规模化种植的稀缺品种,第一次被山外的人如此清晰地看见。

“光有好东西不够,得让老乡们赚到钱。” 负责人的规划里,藏着乡村振兴的密码:“以后搞‘公司 + 合作社 + 农户’,采茶季每人每天能多赚几十块,年轻人就不用往外跑了。” 实践团成员一边记录,一边盘算:“我们可以帮忙做电商运营,把桑葚果酒的成功经验搬过来。”

风吹过茶园,带着茶油的清香。这片曾滋养过红军的土地,正借着一片叶子的力量,长出新的希望。

黄牛养殖场的破局:一头牛的困境与出路

香山村党群服务中心的草木香里,刘场长蹲在牛栏边,看着小牛犊啃食带着晨露的青草。“咱这牛吃的是没打药的草,喝的是山泉水,肉香得很。” 他黝黑的脸上笑纹舒展,可一说起销路,眉头又拧成了疙瘩:“山路远,收购商总压价,好肉卖不出好价。”

实践团成员跟着刘场长转遍了养殖场,问题渐渐浮出水面:交通像道无形的墙,把牛肉挡在山里;老经验撑不起现代养殖,防疫、育种都是短板;村里年轻人少,会养牛的不懂电商,再好的肉也 “吆喝” 不出去。

“我们来想办法!” 实践团的年轻人动起了脑筋。他们教刘场长开直播,让镜头对准啃草的黄牛和山间的晨雾;整理现代养殖手册,把防疫知识写成 “土话”;还计划帮村里注册 “香山黄牛” 品牌,用快递把分割好的牛肉送出山。

几天后,当刘场长在直播间里笨拙地回答 “牛肉怎么卖” 时,实践团成员在一旁悄悄点赞。直播间里的询问越来越多,像一颗颗种子,落在了山外的土地上。

青春的脚印:在乡村振兴的答卷上落笔

离开安康那天,实践团的队旗在博物馆露台猎猎作响。从鎏金铜蚕到油茶果,从石斧到黄牛,他们忽然明白:乡村振兴从来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鎏金铜蚕吐出的产业链,是茶油里的红色记忆,是黄牛蹄下的新路。

 

秦巴山的暮色里,实践团的脚步声渐渐远去,但那些留下的东西正在生长:博物馆里的生态智慧,正变成香山村的产业实践;年轻人的知识,正化作山间的路、云端的销路。

“三下乡” 的意义,或许就藏在这些细节里 —— 让沉睡的历史醒来,让自然的馈赠发光,让青春的力量,真正种进乡村的土壤。

 


责任编辑:周野
相关文章
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开展

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开展

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开展调研活动 来源: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王彧昕/文 许瑞娇/图 联系方式(电话号码):15891794096 8月27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学生组成的调研队来到了陕西省延安市柳林镇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团队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数耕者调研队赴太白县咀头镇开展暑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数耕者调研队赴太白县咀头镇开展暑期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李静) 为系统考察高山蔬菜绿色种植的发展现状,推动农业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探索,8月25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同学组成的调研团队前往太白县咀头镇塘口村,针对高山蔬菜种植过程中绿色农资使用等情况开展了专

探访咸阳民办红色博物馆,于历史回响中感受信仰的温度

探访咸阳民办红色博物馆,于历史回响中感受信仰的温度

(陕西大学生网讯) 七月的咸阳,麦浪翻滚间藏着一处特殊的精神粮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调研小队走进这座由60后老兵魏德军耗时23年、斥资近千万打造的民办红色博物馆

化药学院调研队赴凤县主题学习调研:追寻红色足迹,感

化药学院调研队赴凤县主题学习调研:追寻红色足迹,感

为深化思想政治的引领作用,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7 月 25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药学院赴永利村调研队成员,前往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开展主题学习调研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在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毛鸣凤 供图 调研活动的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陕西省宝鸡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陕西省宝鸡市

8月2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数耕者 调研队赴“中国猕猴桃之乡”陕西省宝鸡市眉县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猕猴桃种植及数字化发展近况 。 团队深入汤峪镇猕猴桃 企业 生产基地 与 种植 农户 家庭,开展了“面对面”调研。 兄弟果业负责人带领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