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青山为卷,文脉作笔:秦巴山下的青春振兴志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2025-07-23 浏览:

安康讯(通讯员 王喆熙 邵佳祥)汉江如练,缠绕着秦巴山脉的褶皱;晨雾似纱,轻笼着安康的田畴与展馆。7 月的陕南,正以山水为笺,等待一群青年落笔 ——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链动安康・商贸筑梦” 实践团,带着 “三下乡” 的热忱,在这片兼具生态基因与千年文脉的土地上,书写着乡村振兴的青春答卷。

晨钟:动员会里的初心如泉

7 月 8 日,咸阳的晨光刚漫过校园的白杨,实践团的行前动员会已如晨钟响起。8 名师生围坐一堂,桌上摊开的不仅是日程表,更是秦巴山区的地图与期盼。“把直播设备变成‘新农具’,让物流知识化作‘新农技’”,指导老师刘瑞的话,像山涧清泉,涤荡着每个人的思绪。

会上,“三组协同” 的工作体系悄然成形:调研组负责产业链诊断,直播组专攻新媒体传播,后勤组保障行程安稳。党总支书记蒋鹏指着安康香山村的实践基地照片叮嘱:“山路多雾,涉水需慎,要让安全如汉江磐石,托举住所有行动。” 窗外的蝉鸣渐起,团队成员的誓言轻落:要让青春的脚步,踏响在乡村振兴的田埂上。

午照:鱼塘边的科技新声

7 月 11 日的贝尔渔业,恰是 “漠漠水田飞白鹭” 的实景。汉江支流的清波绕着养殖基地,实践团的身影与鱼塘的粼光交叠。杨巧总经理指着循环水处理设备,语调里带着自豪:“这套系统让水‘活’了起来,年节水量抵得上 3 万吨汉江清泉。”

队员们俯身细看:投饵机正按 5 克 / 次的精度匀撒饲料,比老农的手撒节省 15%;水质监测屏上,溶氧量、PH 值的数字随水流轻跳,像一串无声的诗行。“就选这两款鱼产品!” 调研后,团队敲定了直播主角 —— 骨酥肉嫩的酥鱼与香辣入味的鱼块,它们带着池塘的清鲜,将从屏幕走进千家万户。

午后的直播镜头里,汉江的风穿过直播间的窗。队员们举起手机,将循环水系统、无公害养殖的细节一一呈现,“点击下单,就能尝到秦巴山水养出的鲜”。两小时里,订单如汉江细浪渐涨,将 “科技 + 生态” 的故事,送向了更远方。

暮霞:博物馆中的文脉长流

7 月 12 日,安康博物馆的朱漆门扉在暮色中轻启。“天赋安康” 展厅里,一枚 5.6 厘米的鎏金铜蚕静静卧在玻璃展柜中,汉代的纹路里,仿佛还缠着丝路的驼铃。“看,这就是石泉县的‘金疙瘩’。” 队长指着展牌 ——2023 年,1.2 万农户靠蚕桑增收,桑葚果酒、蚕丝面膜远渡重洋,老手艺借着富硒技术,在新时代抽出了新丝。

拾级而上,二层 “脉源安康” 展厅的石斧泛着青幽光泽。40 厘米的石刃,曾劈开新石器时代的混沌,如今与南朝商队陶俑相望:舵手的号子似从汉江水面传来,力夫的肩痕还印在陶土上。“这是安康的根。” 队员们望着战国柳叶剑与楚式玉璧,忽然懂得:巴人的勇、蜀人的巧、楚人的柔,早已融成这片土地 “兼收并蓄” 的骨血,恰如今天他们用直播连接城乡的包容。

南水北调展区的沙盘前,移民搬迁的微缩房屋旁,生态补偿的流程图如流水蜿蜒。“给北京供一江清水”,不是一句空话 —— 退耕的坡地已长满新绿,搬迁的工厂旧址正生青苔,而这 “舍” 与 “得” 之间,藏着 “好山水变真金白银” 的智慧。

夜语:星月见证的振兴答卷

实践团的队旗在博物馆露台招展时,汉江的夜色已漫过堤岸。从动员会的初心,到鱼塘边的科技实践,再到博物馆里的文脉觉醒,这群青年终于读懂:乡村振兴从不是简单的修路建厂,而是让秦巴的每片叶、汉江的每滴水、先民的每段故事,都成为振兴的养分。

就像鎏金铜蚕吐出的丝,一头连着千年手艺,一头系着现代产业;就像贝尔渔业的循环水,既护着生态本真,又养着增收希望。当青春的脚步与青山文脉相遇,写下的,正是新时代 “三下乡” 最生动的注脚 —— 以山水为经,以文脉为纬,让乡村振兴的画卷,在秦巴山下徐徐铺展,生生不息。

 


责任编辑:周野
相关文章
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开展

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开展

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开展调研活动 来源: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王彧昕/文 许瑞娇/图 联系方式(电话号码):15891794096 8月27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学生组成的调研队来到了陕西省延安市柳林镇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团队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数耕者调研队赴太白县咀头镇开展暑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数耕者调研队赴太白县咀头镇开展暑期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李静) 为系统考察高山蔬菜绿色种植的发展现状,推动农业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探索,8月25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同学组成的调研团队前往太白县咀头镇塘口村,针对高山蔬菜种植过程中绿色农资使用等情况开展了专

探访咸阳民办红色博物馆,于历史回响中感受信仰的温度

探访咸阳民办红色博物馆,于历史回响中感受信仰的温度

(陕西大学生网讯) 七月的咸阳,麦浪翻滚间藏着一处特殊的精神粮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调研小队走进这座由60后老兵魏德军耗时23年、斥资近千万打造的民办红色博物馆

化药学院调研队赴凤县主题学习调研:追寻红色足迹,感

化药学院调研队赴凤县主题学习调研:追寻红色足迹,感

为深化思想政治的引领作用,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7 月 25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药学院赴永利村调研队成员,前往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开展主题学习调研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在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毛鸣凤 供图 调研活动的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陕西省宝鸡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陕西省宝鸡市

8月2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数耕者 调研队赴“中国猕猴桃之乡”陕西省宝鸡市眉县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猕猴桃种植及数字化发展近况 。 团队深入汤峪镇猕猴桃 企业 生产基地 与 种植 农户 家庭,开展了“面对面”调研。 兄弟果业负责人带领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