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来7月21日电 七月的怀来产区,葡萄藤在燕山脚下酝酿醇香。7月21日上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葡萄酒产业绿色发展调研实践团”走进怀来 迦南酒庄 与 中法酒庄,在庄园观光中饱览风土盛景,于技术交流间解码产业绿色发展的实践逻辑。
迦南酒庄:“世界百大”的风土叙事
踏入迦南酒庄,“环山抱湖、风吟果香” 的地貌瞬间勾勒出天然酿酒场的轮廓:葡萄藤在干爽季风中舒展枝蔓,远处观城水库的粼粼波光,与山间绿意交织成独特的小气候图景。作为 2023年“世界百大葡萄园”中国首登者,酒庄的“绿色智慧”藏在细节里。
资源循环的闭环:转色期筛选的不均果串,最终化作滋养土壤的有机肥;修剪的藤枝、酿造的皮渣,也以“还田”或“堆肥”的形式回归生态循环。
酿造的“容器哲学”:不锈钢罐隔氧锁鲜,橡木桶携带法国香草香或美国椰糖香,陶罐则尝试白葡萄带皮发酵的创新实验……三种容器在温度与“呼吸感”的博弈中,悄然塑造葡萄酒的风味层次。
种业的长期主义:酒庄自建育苗基地,守护30余个葡萄品种的纯正基因(如雷司令、莫斯卡托),以岁月沉淀筑牢品质根基。
中法酒庄:国际融合的产业样本
毗邻迦南的 中法酒庄,则演绎着“国际基因+中国风土”的融合韵律:法式酒窖的拱顶与中式田园的绿意相映成趣,引种自法国的葡萄品种,在本土化驯化中适配怀来水土;酿造车间里,中法工艺的碰撞交融,催生出独特的风味表达。
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 “葡萄酒+文旅”的跨界探索——庄园内点缀的休闲设施、观景平台,暗示着怀来产区从“单一酿酒”向“三产联动”进阶的野心,为产业绿色发展拓展了多元路径。
对话间的“绿色洞察”:从生态自觉到人才呼唤
“风大是天然优势!能降低病虫害,减少农药依赖。”与迦南技术团队交流时,“借自然之力护生态”的智慧,让实践团对“绿色发展”有了具象理解:酒庄虽未申请有机认证,却以 “全流程向有机靠拢” 的坚守,践行生态平衡(如拒绝过度依赖化肥、农药)。
谈及行业痛点,技术人员直言:“种植端最缺‘懂实践、能落地’的人才”——葡萄酒产业覆盖“种植-酿造-销售”全链条,既需深耕专业,更要跨学科融合(如农业技术+市场营销),这为西农学子的职业规划敲响了“实践警钟”。
青春感悟:风土里的“绿色密码”
“从前以为‘风土’是老天爷赏饭,今天才懂,它是种植者对亩产的克制(亩产严控350公斤),是酿造师对容器的琢磨,更是全产业链的生态自觉!”实践团成员抚摸着橡木桶的纹理感慨。从迦南的“世界百大”突围,到中法的国际融合探索,怀来双酒庄的每一处细节,都让“绿色发展”从理论公式,变成了可触摸、可实践的生产逻辑。
结语:把论文写在葡萄园里
此次调研,是西农学子“理论+实践”的深度对接,更是青春视角对产业转型的记录。团队表示,将持续提炼调研成果,为怀来葡萄酒产业的绿色升级建言献策,让“西农智慧”在产区土壤中生根发芽,助力讲好中国葡萄酒的“绿色故事”。
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开展调研活动 来源: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王彧昕/文 许瑞娇/图 联系方式(电话号码):15891794096 8月27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学生组成的调研队来到了陕西省延安市柳林镇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团队围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李静) 为系统考察高山蔬菜绿色种植的发展现状,推动农业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探索,8月25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同学组成的调研团队前往太白县咀头镇塘口村,针对高山蔬菜种植过程中绿色农资使用等情况开展了专
(陕西大学生网讯) 七月的咸阳,麦浪翻滚间藏着一处特殊的精神粮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调研小队走进这座由60后老兵魏德军耗时23年、斥资近千万打造的民办红色博物馆
为深化思想政治的引领作用,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7 月 25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药学院赴永利村调研队成员,前往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开展主题学习调研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在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毛鸣凤 供图 调研活动的第
8月2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数耕者 调研队赴“中国猕猴桃之乡”陕西省宝鸡市眉县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猕猴桃种植及数字化发展近况 。 团队深入汤峪镇猕猴桃 企业 生产基地 与 种植 农户 家庭,开展了“面对面”调研。 兄弟果业负责人带领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