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重寻红色印记:陕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子开展陕南红色文化调研

2025-07-20 浏览:

“当代青年要将红色文化传承下去,以文化人,将红色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来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参观的游客王先生这样说到。

7月7日-7月11日,陕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赓续秦巴星火 云筑老区新生——陕南红色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利用实践团”先后赴城固、洋县、勉县、南郑区等多个县区开展社会调研,为陕南红色文化的传承与数字化保护提供素材支撑。

场景化学习:红色纪念馆中学习红色故事

在刘秉钧烈士故居,团队成员认真参观了馆内陈列的历史文物、手稿与照片,让参观者仿佛穿越时空,亲历英雄的峥嵘岁月。尤其是看到刘秉钧创办的进步刊物时,看着上面的内容,团队成员更是驻足良久,深受触动。

参观结束后,实践团成员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与场馆工作人员及当地群众就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现状展开深入交流,系统了解公众对红色文化传承的认知与期待,为后续开展红色文化创新性传承与发展积累了宝贵的一手资料。“现在的红色文化纪念馆办的越来越好了,我们可以带着孩子随时来这里参观,学习先烈事迹和精神。”被采访的张先生说到。微信图片_20250718214857.jpg274933EE52BBD41603783888CAB63716.jpg

沉浸式讲授:让理论知识从课本中“走出来”

实践团以“讲好红色故事”为主线,通过讲述汉中市著名人物的故事,生动还原了张骞“凿空西域,通万里途”、何挺颖“铁血丹心铸军魂”、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陈锦章“忠魂永铸照千秋”、张富清“深藏功名守初心”等感人场景。

当实践团成员深情讲述何挺颖烈士的革命事迹时,过往行人纷纷驻足凝听。听众们眼含热泪,无不为这位革命先驱的崇高精神所感动。特别是听到何挺颖同志年仅24岁牺牲时,现场群众与实践团成员无不潸然泪下。游客李同学感慨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正是无数像何挺颖这样的人物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通过调研,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红色教育既要在课堂讲授,也要走出课堂,充分依托红色场馆资源,让学生在沉浸式场景中体验和思考,让思政课“行走”在更为广阔的时空中。

8EF31AF1DDF70BD29640CE93D09BC2D2.jpg

当好红色精神的“代言人”“扩音器”

此次实践调研不仅是对陕南红色文化的学习,更是一堂行走在陕南大地上的“思政课”,让实践团成员深刻体会到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意义,实践团成员张馨洁表示:“英雄不一定要做大事,我们做好平凡中的每一份坚守、每一段传承亦是一种信仰。”

未来,调研团将扮演好红色精神的“代言人”角色,让红色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青年群体中焕发新的荣光。

微信图片_20250718215045.jpg

责任编辑:张青
相关文章
笔尖轻摇,扇底生花--西安培华学院乡约筑梦志愿服务队

笔尖轻摇,扇底生花--西安培华学院乡约筑梦志愿服务队

在绥德县陕北爱心树的教室里,有一群人正用画笔搅动着温柔的风。陕北爱心树特邀美术老师王老师和志愿者们一起带着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希望,共赴一场与星星的孩子的“色彩之约”。没有复杂的活动流程,没有刻意的镜头摆拍,只有笨拙却认真的笔触,在扇面上慢慢

重寻红色印记:陕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子开展陕

重寻红色印记:陕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子开展陕

“当代青年要将红色文化传承下去,以文化人,将红色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来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参观的游客王先生这样说到。 7月7日-7月11日,陕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赓续秦巴星火 云筑老区新生——陕南红色文化遗产的数字化

西安思源学院“红丝带”禁毒防艾宣讲调研团:禁毒宣传

西安思源学院“红丝带”禁毒防艾宣讲调研团:禁毒宣传

为进一步将禁毒宣传工作落到基层实处,全面提升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对于毒品的认知,强化识毒、拒毒、防毒能力,同时加深对 “涉麻精药品滥用”危害的了解,营造纯净、和谐的社会环境,2025年7月16日-17日,西安思源学院 “红丝带”禁毒防艾宣讲调研团

陕工大“链动安康·商贸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数字引

陕工大“链动安康·商贸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数字引

近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商贸与流通学院链动安康·商贸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8名师生,赴安康市汉滨区电商服务中心开展专题调研。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响应国家数字中国战略,探究数字经济背景下电商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模式。 富硒产业打开认知新视野

西安思源学院“希望树”爱心支教团赴蓝田县鲍旗寨村开

西安思源学院“希望树”爱心支教团赴蓝田县鲍旗寨村开

西安思源学院“希望树”爱心支教团赴蓝田县鲍旗寨村开启2025年暑期“三下乡”支教服务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乡村少年儿童成长关怀与素质提升工作,西安思源学院积极组织青年学子以实践行动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精心开展暑期三下乡支